秘密|看了《参考消息》40年来的报道,我发现一个秘密……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随着对外开放的层次、领域、力度不断加大 , 外媒特别是西方媒体获准深入中国西部地区进行实地探访 , 由此催生出1979年7月英国《每日电讯报》采访人员奈杰尔·韦德开启新时期外媒涉蓉报道先河的名篇《私营贸易活跃了中国城市生活》 。
文中 , 奈杰尔·韦德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了他在15个月里2次造访成都的鲜活见闻 , 生动展现了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关键历史节点 , 这前后成都社会面貌、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
秘密|看了《参考消息》40年来的报道,我发现一个秘密……
本文插图

资料来源:《****》媒体库
英方虽抢占报道先机 , 却在与成都开展深入、广泛的后续合作上“输给”法国 。 1981年6月 , 成都与毗邻地中海的法国城市蒙彼利埃正式结为国际友好城市(以下简称友城) , 这也是中法之间结成的第一对友城 。 此后 , 两座城市围绕文教、体育、医疗、经贸、科技创新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 , 结出累累硕果 。

纵观40年来(1979-2019)《****》的外媒涉蓉报道量 , 法媒也是最多的 , 这并非偶然现象 。 实际上 , 法国对于物产丰饶、山川壮丽且披着神秘面纱的中国西南地区的兴趣由来已久 , 晚清、民国时期 , 入川游历、考察、传教乃至定居的法国人就络绎不绝 。 近代第一个陆路入川的西方人(利德乐)、最早向西方介绍大熊猫的动植物学家(谭卫道)、在重庆出生的欧美文学大师(吕西安·博达尔)、首位访问成都的西方国家元首(希拉克) , 都是法国人 。
秘密|看了《参考消息》40年来的报道,我发现一个秘密……
本文插图

资料来源:《****》媒体库
不过 , 当时《****》上的外媒报道也不乏针对“蜀道难行”、营商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触景生情”的各种“牢骚” 。 比如1984年11月17日香港《镜报》刊文抱怨成都机场误点率高、服务意识落后 , 1988年8月美联社采访人员采写《一次艰难的旅行》吐槽成都开往兰州慢车上的“脏乱差”现象 。

这也难怪 , 改革开放之初的成都更像是一只“丑小鸭” , 与友城蒙彼利埃相比 , 无论经济实力还是国际地位都相差悬殊 。 彼时 , 成都人均GDP仅400美元 , 而蒙彼利埃早就超过1万美元 , 两者相差25倍以上 。 此外 , 蒙彼利埃还是法国西南部工商业中心、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和葡萄酒重要产区 。
秘密|看了《参考消息》40年来的报道,我发现一个秘密……
本文插图

上世纪90年代的成都街景
打铁还需自身硬 , 不必扬鞭自奋蹄 。 成都人没有自甘平庸 , 而是用辛勤的汗水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 。 1991年10月15日 , 德国《商报》刊文惊呼成都“在进行一场城市革命” 。 1994年 , 成都启动治理锦江美化城市工程 , 市容环境变化之大令3年后来访的日本《东京新闻》采访人员由衷感慨“成都旧貌换新颜” 。
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启动实施后 , 成都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吸引外资 。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 2003年11月26日德国《世界报》做出了以成都为代表的“中国西部定将出现繁荣”的论断 , 事实证明其所言不虚 。
秘密|看了《参考消息》40年来的报道,我发现一个秘密……
本文插图

坐落于成都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的英特尔工厂

据法新社2006年7月统计 , 从2000至2006年 , 成都保持了年均13%的惊人GDP增速 , 吸引78家跨国公司落户当地 。 然而要说明的是 , 尽管正在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 , 但此刻成都的国际知名度还不高 , 法媒就曾直言前者“名不见经传” 。
那么 , 外媒眼中成都的华丽转身又要等到何时呢?答案是2017年 。 从2017到2019年间 , 通过《****》的涉蓉报道可以看出 , 外媒观察成都的次数不断增多 , 角度也更加多元 。 究其缘由 , 面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竞争环境 , 成都正在从自贸区建设、高新产业布局、公园城市规划、融入“一带一路”行动、天府文化时代表达等多方面 , 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化进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