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李新伟:聚落考古的新局面( 二 )


在单个聚落层次 , 赵海涛对二里头遗址道路网的发现和彭小军对城河遗址总体布局的新认识是都邑和大型中心聚落考古的成功实践 , 提示出聚落考古的整体思维对大遗址发掘的重要性 。 但会中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如何判断遗迹的共存性问题 。 赵辉先生多年前即首先倡导依据“地面”判断遗迹的共识性 。 会中王芬也指出 , 陶器类型学建立的时间标尺精度不够 , 对遗址布局的演变过程的探讨 , 要依靠对关键遗迹的精细地层学分析 , 尤其要关注壕沟等存在时间长、埋藏过程丰富的遗迹的精细发掘和结合整个聚落演变的整体性分析 。 郭明建也提出对各类遗迹“抽丝剥茧”式的耐心解读是聚落考古将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李新伟:聚落考古的新局面
本文插图

美国学者希弗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对遗址形成过程做了精深的研究 , 其1987年出版《考古材料的形成过程》堪称经典 , 至今仍对我们的田野工作有重要价值 , 陈胜前等近年来多有阐发 。 民族考古学研究和实验考古是认识遗址形成过程的重要方法 。 前者的范例是宾福德1978年发表的对阿拉斯加纽那缪特人的开创性研究 , 国内相关研究比较欠缺 。 关于后者 , 会中温成浩介绍了国外对红烧土房屋形成原因的实验考古研究 , 国内也已经开展了类似工作 。
家户层次的讨论 , 会中只有李默然依据遗物空间分布对雕龙碑遗址家庭结构转变进行讨论 , 提出虽然核心家庭是基本生产单位 , 但同一扩展式家庭内的核心家庭可能会互助 , 贫富分化主要体现在扩展式家庭之间 。 这与乔玉对尉迟寺遗址900余件保存在房屋居住面上的陶器的空间分析得出的结论相似 。 家户层次的研究尤其依赖于良好的考古背景 , 保存完好、遗物丰富的房址并不多见 , 对已发表的雕龙碑、尉迟寺、查海、白音长汗等遗址的深度研究非常让人期待 。
张光直先生北京大学聚落考古学演讲已近40年 , 聚落也早已成为中国史前考古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 但日益丰富的考古资料和科技手段的发展仍然让我们相信 , 新思考和新实践可以打开聚落考古的新局面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图文转自:“文博中国”微信号)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李新伟:聚落考古的新局面】责编:韩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