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_国际|在差异中适应 在融通处共鸣(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世界(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媒体与教育专业的宫宏宇近照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负笈海外求学 , 身在异国他乡 , 如何在差异中适应 , 在融通处共鸣 , 每个海外学子都有自己的应对之道 。就此 , 笔者采访了5位海外学子 , 请他们分享留学期间的跨文化交流故事以及如何解锁不同国家的文化特色 。
留学美国:“你做得不错”
今年年底即将毕业的宫宏宇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媒体与教育专业 , 因为疫情无法返校 , 只能在国内以网课形式继续完成学业 。让她头疼的是时差问题 , 在纽约白天的课程 , 宫宏宇不得不在北京时间夜里起来上课 , 以至线上学习质量有所下降 。
回想自己留学期间的文化交流经历 , 让宫宏宇印象深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鼓励式交流 , 这也让她变得更加自信 。她告诉笔者 , 如果一个人走在路上 , 可能会有人对其说“我喜欢你的鞋子” 。老师在学生英文表达出现障碍、说不下去的时候 , 会猜学生接下来想要说什么 , 并帮助学生完成表达 。“老师的口头禅多是‘你的工作很优秀’‘你做得不错’ 。就是有一种不管你做得怎么样 , 老师总会找到一个夸你的点的感觉 。其实 ,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美国人也多是这样 , 大家很乐于赞美别人 。”
【新冠肺炎_国际|在差异中适应 在融通处共鸣(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世界(四))】除此之外 , 陌生人之间随时随地的互动也让宫宏宇印象深刻 。类似“度过美好的一天”这些问候语她每天都会在各种场合听到很多遍 , 自己也会说很多遍 。“适应一段时间后 , 我也变得想说就说 , 想做就做 。”
但也有一些经历让宫宏宇感到不太愉快 。“有一次 , 我去麦当劳点餐 , 女店员对着前面的顾客态度友好 , 微笑着沟通 , 到我时 , 店员的脸上露出的是一种嫌弃的表情 。当时我觉得很是伤心 , 觉得店员对中国人不是很友好 。”宫宏宇说 , “其实双方只有积极地了解 , 才能真正地沟通交流 。”
让宫宏宇不适应的还有夜间出门 。在国内晚上出门不会担心安全问题 , 但在国外 , 宫宏宇说除非不得已 , 不会在夜间出门 , 因为“还是不太安全” 。
留学法国:对待疫情态度不同
苏超越在法国一所高等商学院的巴黎校区读书 。说到文化差异 , 苏超越印象最深的是当地人对待新冠肺炎疫情的态度 。她的一些法国同学认为 , 新冠肺炎并不可怕 , 而且只有老年人群体感染后才会有危险 。“同时 , 对有些崇尚自由的法国人来说 , 即使认为有风险 , 也不能放弃聚会 。”苏超越说 。
苏超越还记得 , 在疫情暴发初期 , 她需要每天到教室上课 , 那时巴黎街上戴口罩的人并不多 。“真的是一边担心一边上课 , 一直到今年3月中旬学校才停课 , 改为上网课 。”苏超越说 。
留学加拿大:文化多元互相包容
今年24岁的闫京坤曾在加拿大留学 , 虽然已经毕业 , 但对留学期间的跨文化交流经历仍然记忆犹新 。在她的印象中 , 整体来说 , 加拿大是一个包容友好的国家 , 无论是书店、购物场所还是美术馆等都体现出文化多元的特点 。
留学期间 , 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交往让她深有体会 。有一次 , 闫京坤遇到了选课问题 , 但当时只能通过邮件来沟通 。邮件发出之后 , 闫京坤一直没收到教授的回复 , 于是就向学校相关负责人反映了该问题 , 并希望得到解决 。当天 , 她就收到了教授希望见面的邮件 , 并很耐心友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没有及时回复邮件 , 在后续的选课过程中也全程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 。
推荐阅读
- 双11|“双11”又让世界“惊掉下巴”(国际论道)
- 巴赫|日首相菅义伟会晤国际奥委会主席 决心2021年办奥运
- 国际|墨西哥举行国际热气球节
- 王迎|美国日增新冠确诊病例连续6天超10万例
- 新冠肺炎_国际|福奇开始夸拜登:如果他开始权力交接,疫情应对工作将会做得“更好”
- 肺炎|澳大利亚南澳州出现新冠肺炎社区感染事件 17人已确诊
- 投票站|巴西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586万 选举日多个投票站出现人群拥挤现象
- 新冠肺炎_国际|黎巴嫩:“封城”期间实施车辆单双号限行
- 美国|美国新冠病例超1100万 福奇称需实施全国性强制口罩令
- 疫情|全美50个州中49个被标为红色疫情严重地区 新冠病毒蔓延已经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