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于亚滨 “组团式”援藏打造西藏的三甲医院

医院|于亚滨 “组团式”援藏打造西藏的三甲医院
图片

于亚滨在为患者看病 。 受访者供图
2015年 , 于亚滨接到“组团式”援藏的紧急任务 , 带队奔赴西藏拉萨 , 一干就是3年 。 三年时间 , 她和队友们新建学科、新增手术、改革绩效 , 打造出西藏首个地市级三甲医院 。
回到北京两年后 , 于亚滨仍然保留着西藏情结 。 前阵子 , 于亚滨作为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副所长 , 前往西藏与当地医院签署合作帮扶协议 。 出了机场 , 暴烈的阳光扑面而来 , 她却喜欢 , 因为回到了“梦里都想”的雪域高原 。
援藏三年带出一家三甲医院
在于亚滨心中 , 西藏民风淳朴 , 环境优美 , 本该是一个除了氧气什么都不缺的地方 。 但地广人稀的自然条件和较落后的经济水平 , 无疑带来了医疗资源的匮乏 。 好医院的缺乏 , 增加了就医成本 , 加上某些观念影响 , 当地患者求医意愿较低 , 有了病痛能忍则忍 , 拖到不得不上医院时 , 病情已经恶化 。
2015年 , 于亚滨抵达西藏 , 任拉萨市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 如何让当地老百姓(603883,股吧)愿意看病、能在家门口看好病 , 是于亚滨的任务 。
第一个要解决的 , 是医院学科建设空白的问题 。 “北京队”抵达后 , 医院外科增加神经外科学组 , 内科增加呼吸内科、肾内科、高原病科 , 医疗保健科增设了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专业……原有强势学科也得到发展 。 医院儿科建成了高原上第一个规范的儿童支气管镜中心 , 为儿童肺部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保障 。
短短几年中 , 于亚滨带领援藏医疗队队员、当地医护人员 , 为这家诞生五十多年的医院不断灌入新的血液:新建急诊科、ICU、血透中心、CCU、感染控制科等12个学科 , 开展40多项新技术和多例疑难手术……2017年 , 拉萨市人民医院顺利通过自治区三级甲等医院评审 , 成为西藏第一个地市级三甲医院 , 也成了西藏“大病不出藏”的兜底医院 。
改革医院制度让“火种”扎根
一边建设新科室、引进新技术 , 一边“传帮带” , 医院的诊疗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 为确保“火种”扎根 , 不要随团队的撤离而消失 , 于亚滨还改革医院制度 , 用三年时间带领队员重新修订编制了近两百万字的医院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 。 为了提高医生的积极性 , 她发动拉萨市人民医院的医生们去北京跟岗学习 , 亲身感受三甲医院的工作状态 , 并改变此前“大锅饭”的分配模式 , 推进医院绩效改革 。
医院的变化肉眼可见 。 刚来时 , 整个医院有些冷冷清清 , 随着援藏工作的推进 , 医生们的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 原本最沉寂的科室也鼓足了劲儿 , 门诊大厅变得越来越有“人气儿” , 要求医生加号的患者越来越多了 。 据统计 , 三年中 , 医院门诊增加了105% , 出院患者数量增加了近60% , 手术量增加40% , 平均住院天数同比缩短1.5天 。
■ 对话
援藏让我更加勇敢自信
新京报:援藏后期你的身体出了问题 , 为什么还是留下了?
于亚滨:2018年的时候 , 测出心率低到每分钟30次 , 正常人是60-90次 。 我爱人也是大夫 , 他急了 , 给书记打电话想让我撤回来 , 我就回北京做了个体检 。 这个数值肯定不正常 , 我当时也挺悲观 , 觉得可能很快就要装起搏器了 。 但不管怎样 , 我都不可能中途放弃 。 人活着不是为了活多长 , 而是经历更多、做更有意义的事 , 援藏是我人生中可贵的、幸运的经历 , 我觉得值得 。
新京报:这三年 , 你自己有哪些变化?
于亚滨:更加勇敢 , 也更加自信了 。 援藏回来后 , 不管什么任务下来、有多困难 , 我都会觉得没问题 , 一定能克服 。
新京报采访人员 戴轩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