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50万张照片,千年云冈里的90后“扫”窟人
1个月50万张照片 , 千年云冈里的90后“扫”窟人
△ 10月20日 , 山西大同 , 航拍云冈石窟 。
△ 10月21日 , 云冈石窟昙曜五窟内 , 受侵蚀的石像 。一个月时间 , 拍摄超过50万张照片 , 利用两种激光扫描设备 , 采集全覆盖的影像数据 。 再经过软件的运算建模 , 1500年历史的云冈石窟中的一个洞窟 , 就被整体三维“复制”到了赛博空间里 。
△ 10月20日 , 云冈石窟第11窟 , 云冈石窟数字化团队成员 , 27岁的王超正在用相机拍摄、采集洞窟影像 。
△ 10月20日 , 云冈石窟第11窟 , 云冈石窟数字化团队成员 , 27岁的庞博一边用三维激光手持扫描仪采集影像数据 , 一边对照电脑成像检查是否有遗漏 。其后 , 经过3D打印工厂数月的打印、上色 , 一个完全等大、同色的石窟走出赛博空间 , 被“粘贴”到真实世界 。
左图:2017年 , 云冈石窟第3窟3D打印模型在青岛展出 。右图:2020年 , 云冈石窟第12窟3D打印模型在杭州展出 。△ 供图/云冈石窟研究院这是云冈石窟数字化工作的一个速览 。通过数字化工作 , 遭受自然风化、侵蚀的云冈石窟 , 得以保存、修复、重建 。 到各地进行巡展3D打印成品 ,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这座千年石窟的魅力 。这些工作 , 由云冈石窟数字化团队的20多名成员牵头完成 。 除去数字档案、绘制考古线图等岗位 , 这个团队从事数字化外业采集和内业处理的一共有十多人 , “90后”占了绝大多数 。花样专业“上了山” , 朝夕相处“上了心”云冈石窟数字化团队很年轻 , 成员大多在最近3年进入 , 少有直接从事类似工作的经历 。 他们的专业背景五花八门 , 有平面设计、美术、编导等 。 他们有的是出于对石窟的喜爱进入云冈 , “上了山” 。 更多的人则是在与石窟朝夕相处之后 , 对它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好奇与兴趣 。
△ 云冈石窟第11窟 , 数据处理间隙 , 数字化团队摄影组组员们围坐聊天 。
△ 摄影组每次开拍前 , 都要先拍一下色卡 , 以便之后校正色温 。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化室第十一窟数字化项目负责人潘鹏说 , 文物数字化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 , 目前国内还没有相关专业 , 这些成员带来的各行各业的经验 , 有助于互相补充 , 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
△ 开拍前 , 30岁的项目负责人潘鹏在分配相机存储卡 。 问起一个洞窟要拍多少张照片 , 潘鹏说:“具体数字不知道 , 反正第13窟拍了47个T 。 ”
△ 摄影组每天要从早上九点一直拍到晚上 , 各种电池需要不断更换充电 。
△ 潘鹏在盯着激光扫描的进度 。
△ 潘鹏(左)在查看洞窟下层石像的分布情况 。 正在进行数据采集的第11窟 , 高13.3米 , 从上至下共分了9层 , 他们要逐级拍摄 。
△ 第11窟第二层扫描工作结束后 , 工人把木板移向第三层 。 潘鹏查看怎么搭建可以既安全又便于工作 。“最难的是理论 , 就是学术、历史方面的基础知识 。 了解得越多 , 采集时就会更清楚什么是重点 。 ”1991年出生的技术员王家鑫说 , 干的时间越长 , 不懂的东西越多 , “你想象不到当初为什么要这样、能这样雕出来 。 ”
△ 王家鑫在采集洞窟外的影像数据 。
△ 王家鑫用小相机补拍三维激光手持扫描仪不方便扫到的角落 。
△ 手动采集数据完成后 , 王家鑫在现场安装Riegl VZ-400站式扫描仪对整个工作层进行分部扫描 。
推荐阅读
- “家长索赔150万元”,为何会被骂不要脸?
- 潇湘晨报|湖南男子退休20多年读书2000多本,写下笔记50万字
- 接种量|截至11月9日全国流感疫苗接种量约250万剂 国家卫健委给出防流感建议
- 融媒新看|河北15岁男孩因盗窃被班主任讯问,2小时后跳楼自杀,家属索赔150万
- 甘肃经验|甘肃:2013年以来全省累计减贫550万人 67个贫困县已摘帽
- 贾冀豫~150万承包150亩果园山28年
- 年薪50万 日闻酸笋300吨 “闻臭师”工作日常
-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赏金最高超50万+!如在东莞见到她,立即举报
- 案件侦办|清朝年间旧案:儿媳指责公公不轨,房中的一张照片,让真相大白
- 苹果拟明年2月份之前生产250万台内置自家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