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革命与西餐:如何用味觉跟上维新运动风潮

维新、革命与西餐:如何用味觉跟上维新运动的风潮?法国传奇政治家和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说 , “告诉我你吃什么 , 我就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 ”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研究原始部落饮食习俗后 , 也表达了类似但更具体的观点:饮食习俗和行为中包含着文化观念 , 吃生或熟、新鲜或腐烂食物与否 , 既是区分物种的方式 , 也可能意味着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不同 。 也就是说 , 饮食内容、礼仪形态、烹调方式等各层面的不同 , 在许多时候被认为是身份认同、社会阶层和文明“高下”的象征 。 正如布罗代尔所言:“知道你吃什么 , 就能说出你的身份是什么 。 ……食物是每个人社会地位的标识 , 也是他周围的文明或文化的标识 。 ”对晚清率先接触西餐的中国社会精英来说 , 西餐被赋予了各种意义 , 换言之 , 饮食已成为围绕社会主题展开的话语的一部分 。维新、革命与西餐:如何用味觉跟上维新运动风潮
一、康有为的“矛盾”饮食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观 , 饮食冲突背后的价值冲突 , 也体现在清末国人遭遇西方饮食的过程中 。 面对西餐 , 中国人一方面妄自尊大 , 认为中国饮食天下第一;另一方面 , 国人也常常把西方的强大与他们的饮食习惯相联系 , 因此也常把饮食的维新作为维新理想的一部分 , 甚至赋予西餐过多的“新意” 。 下文将以康有为等重要维新或革命人士的饮食观念和践行方式为例 , 分析近代中西饮食价值观念层面的冲突与融合方式 。维新、革命与西餐:如何用味觉跟上维新运动风潮
康有为康有为(1858-1927)是近代影响深远的维新思想家 。 在康有为的人生履历中 , 有一段特殊而漫长的“出逃”岁月 。 戊戌变法失败后 , 康有为出逃 , 先抵日本 , 继而赴美国和欧洲 , 在各国游历十六年之久 , 在同时代人中较为罕见 。 对这段经历 , 他具有一种“神农尝百草”般的使命感:夫中国之圆首方足 , 以五万万计 , 才哲如林 , 而闭处内地 , 不能穷天地之大观 。 若我之游踪者 , 殆未有焉 。 而独生康有为于不先不后之时 , 不贵不贱之地 , 巧纵其足迹、目力、心思 , 使遍大地 , 岂有所私而得天幸哉?天其或哀中国之病 , 而思有以药而寿之耶?其将令其揽万国之华实 , 考其性质色味 , 别其良楛 , 察其宜否 , 制以为方 , 药采以为药 , 使中国服食之而不误于医耶?则必择一耐苦不死之神农 , 使之遍尝百草 , 而后神方大药可成 , 而沉疴乃可起耶?则是天纵之远游者 , 乃天责之大任 , 则又既惶既恐 , 以忧以惧 , 虑其弱而不胜也 。从康有为的游记看 , 他十分享受“流亡”旅行 , 对西方历史遗迹、自然风光、科技军事和政治制度等等都浓墨重彩地加以描写 。 正如萧公权注意到的 , 康有为身上有“对生命的一种欢乐感” , 他对人性也有一种“享乐主义式的解释 。 ”当然 , 作为一个身处家国危难的知识分子 , 有“圣人”情结的读书人 , 他从远游的享受中 , 总不忘回过头来思考中国的问题 。 或许 , 以华美的辞章来表达自己对中国乃至人类问题的思考 , 对他来说也许是另一种“享乐” 。 康有为对西方饮食及其习俗的描述中 , 也具有以上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饮食本身的品赏 , 同时也不忘与饮食相关的家国之忧 。康有为1904年写的《德国游记》中 , 对慕尼黑啤酒赞口不绝 , 在近人关于啤酒的品赏描述文字里 , 恐怕没有谁能超过康有为:猫匿之啤酒名天下 。 吾遍饮欧美各国之啤酒矣,皆略有苦味,不宜于喉胃,惟猫匿之啤酒入喉如甘露,沁人心脾,别有趣味 。 德国人人无有不饮啤者,其饮啤之玻杯奇大如碗,圆径三四寸,有高八寸而圆径二寸,初视骇人全欧美所无也 。 入德国之食馆,若不饮酒则多取一马克,故无人不饮酒 。 吾生平不饮酒,至德而日饮,吾惟饮猫匿啤酒 。 经半月后游比、荷而还英,不复见此大玻杯,犹日觅猫匿啤酒 。 每至食厅,辄思猫匿啤酒,不一饮之则喉格格索然 。 罗昌曰 , 先生此番破酒戒矣 。 为大笑 。 故猫匿啤酒真为天下第一 。 凡美国遍地啤酒厂,皆延猫匿人作工也 。 德人面常红壮端丰,身肥伟,市多醉人,行步倚倾 。 英人笑德人为酒累 , 然英人之饮喔士竭 , 其醉祸烈于德人多矣 。 吾国人面黄瘦枯槁 , 而德人颜如渥丹 , 仪表壮伟冠天下 , 则啤酒之功之赐也 。 适足为吾国人医黄瘦枯槁之病 , 啤酒最宜于吾国人者也 。 凡他酒皆醉人甚剧 , 而生祸患甚烈 , 惟啤酒凉如冰雪 , 醉人醺醺而不烈 , 于养颜致肥伟最宜 。 然则吾国人不可不饮啤酒而自制之 , 制啤酒不可不师猫匿,不可不延猫匿入 。因为对慕尼黑啤酒的钟爱 , 康氏对德国啤酒的生产概况和酒俗也颇有留意:德人以好啤酒名 , 制麦酒亦最有名 , 酒场二万五千 , 岁酿千四百万樽 , 费麦九十六万吨 , 每吨可造酒二十五樽 , 普十之六 , 巴威十之三 , 平均每人饮二十加伦 , 天下皆谓德人好酒然英人均计人三十加伦 , 尚过于德也 。 吾游柏林道上行人多有醉气 , 而英则不然 , 大概英人富 , 普国人皆饮而不聚于伦敦 , 故不甚以醉名 , 德之乡人醉少 , 不如都人之甚 , 故德人尤以好酒名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