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施东辉:完善公司治理尚待多方形成“治理合力”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施东辉:完善公司治理尚待多方形成“治理合力”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采访人员韦夏怡 李静)“当前 ,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既面临大股东‘一言堂’的问题 , 也存在内部人控制的情况 , 可以概括为‘大股东强、董事会弱、中小股东弱’ 。 上市公司治理仍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教授施东辉指出 。
本文插图
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教授施东辉
在他看来 , 中国公司的治理在不断试错、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规则先行、能力发展滞后”的特点 。 “尤其是过去十年 ,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 在上市公司股东层面、实际控制人层面、管理层层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 公司治理新特点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 , 但目前公司控制权市场、经理人市场、机构投资者等治理能力的培养机制尚未建立 , 中国公司治理框架尚处于单个力量主导的阶段 , 尚未形成多种治理力量‘合力’ 。 ”他表示 。
为此 , 施东辉指出 , 中国上市公司要实现一流的公司治理 , 需依据国有控股和民营上市公司各自的特点 , 找到问题解决之道 。
谈到作为资本市场重要主体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 施东辉强调 , 可从三方面着手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 “首先是专业化 , 要确保上市公司国有股所有权的行使机构通过专业化的组织和人员 , 按照专业化标准 , 履行国有股股东职责 , 进行国资管理 , 避免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运作和日常经营进行行政干预 。 ”
其次 , 他指出 , 国有控股公司要按照市场法则和市场化的要求进行运作 , 包括聘选机制市场化 , 建立公开、透明、统一、科学的国有控股公司董事和有关高管的推荐与提名程序;激励机制市场化 , 建立系统、合理的绩效评估机制和健全的薪酬机制;监督机制的市场化 , 建立控制权市场等有效的外部监督 , 以及内部审计制衡等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等 。 此外 , 国有资本的转让也应尽量按照资本市场的基本规则来进行 。
针对民营企业治理问题 , 施东辉称 , 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具有股权集中度更高 , 内部治理更不规范等现象 , 存在着公司内部的“人治”、“专制”、家族式管理和“一股独大”等特点 , 也更容易出现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问题 。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民营企业中的家族企业 。 ”施东辉强调 , 家族企业具有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的一般特征 , 同时具有其特殊性 , 如控制权更加集中 , 在治理上表现出亲缘性 , 董事会、管理层中来自家族内部成员的占比通常会比较高 , 从而影响到企业文化和治理模式等 。
【新华社|施东辉:完善公司治理尚待多方形成“治理合力”】施东辉提出 , 可探索引导完善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 。 “首先是扩大职业经理人的范围 。 除CEO以外 , 可在首席运营官等重要岗位上寻求职业经理人的参与 。 ”他表示 , 此外 , 董事会层面派出家族非执行董事也会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 , 在保持家族控制力的同时 , 减少家族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直接干预 , 从而缓解企业可能出现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 (完)
推荐阅读
- 新华社|全球最大自贸区诞生,有何深意?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谈RCEP正式签署
- 新华社|华为芯片迎重大转机?高通获准恢复供应,手机全球出货量已被三星反超
- 新华网|我国外债里的“小秘密”——解读我国外债规模变化
- 新华社|证监会核发4家企业IPO批文
- 新华社|不只是我们的“双十一”
- 新华网|药品网售新规来了:麻醉、精神药品等不得销售
- 新华社|药品网络销售新规来了
- 新华社|2020年双11观察:中国消费“火起来” 全球市场“动起来”
- 新华社|果品品鉴师、云端制造商……数字里催生的新意,你感受到了吗?
- 新华社|10月信贷投放回落 传递货币政策什么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