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的历史
牙刷的历史口腔保洁是现代文明生活的重要内容 , 一个民族口腔保洁的历史 ,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其文明发展的进程 。中国人自古重视牙齿 , 并将一口好牙视为健康长寿的象征 。 从造字的角度看 , “龄”就与“齿”有关 。 《礼记》说:“古者谓年龄 , 齿亦龄也 。 然则齿是年之别名 , 人以年齿相次列 , 以爵位用此列 , 亦名为齿 , 故云齿列也 。 ”重视牙齿 , 自然重视牙齿的各种疾病及口腔护理 。 对于牙齿疾病的认识早在商代就有记录 。 安阳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对龋齿的描述 。 我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素问》, 公元前300年有“齿龋, 刺手阳明, 不已, 刺其脉入齿中, 立已”。 记载了用针灸治疗龋齿 。 内经更记有若干证候, 如: 齿长、齿乾、齿焦、齿痛、齿眼炎, 齿黑、齿落等 。 汉代著名历史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仑公列传》公元前20年有“ 齐中大夫病龋齿, 臣意灸其左大肠明脉, 即为苦参汤日漱三升, 出入五六日, 病已”记载 。 生动地记叙了战国时代齐国名医太仑公淳于意用针灸和苦参汤给齐中大夫治疗龋齿的“诊笈” 。 此为世界上第一例治疗龋齿的病例报告 。
而古人也很早就知道牙齿的疾病重在预防 , 即平时的口腔护理 。 从方式上看 , 中国人早期倾向“漱”和“剔”的方式 , 《礼记·内则》提倡的生活方式就是“鸡初鸣 , 咸盥漱” , 即清早起床后用盐水漱口 。 东汉的《金丹全书》则建议人们睡前漱口 , “ 晨漱不如夜漱 ,此善于养齿者” , 还说“饮食之毒 , 积于牙缝 , 于当日夜晚洗刷 , 则垢污尽去 , 齿自不坏” 。 因为没有牙刷 ,这里的洗刷主要是用漱口水冲刷 。 当然 , 漱口无法冲刷掉所有口腔残渣 , 中国古人也剔牙 , 剔牙的专有名词为“揩齿” 。 南北朝梁代刘峻编纂的《类苑》有一首《西岳华山莲花峰碑载治口齿乌髭歌》 , 还专门记载了揩齿的方法:“猪牙皂角及生姜 , 西国升麻蜀地黄 。 木律旱莲槐角子 , 细辛荷叶要相当 。 青盐等分同烧煅 , 研细将来使更良 。 揩齿牢牙髭鬓黑 , 谁知世上有仙方 。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在口腔保健篇也说:“每旦以一捻盐内入口中 , 以温水含 , 揩齿及扣齿百遍 , 为止不觉 , 不过五日 , 口齿即牢密 。 ”“揩”和“扣”都是提手旁 , 说明用手指揩齿是中国人早期的刷牙方法 。随着佛教的东传和僧侣商旅频繁来往于中印之间 , 一种叫“杨枝”的“牙刷”开始旅行至中国 , 成为人们护理口腔的神器 。 “嚼杨枝”是印度地区人们进行口腔护理的主要方法 , 南朝宋竺道生(355 ~ 434)等翻译的《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中对嚼杨枝说得更加具体 , 并将嚼杨枝上升到清规戒律的高度:“有诸比丘不嚼杨枝 , 口臭、食不消 。 有诸比丘与上座共语 , 恶其口臭 。 诸比丘以是白佛 。 佛言:应嚼杨枝 。 嚼杨枝有五功德:消食 , 除冷热唌唾 , 善能別味 , 口不臭 , 眼明 。 有诸比丘趣嚼木 。 佛言:有五种木不应嚼 , 漆树、毒树、舍夷树、 摩头树、菩提树 。 余皆听嚼 。 ”由此看来 , 最初嚼杨枝可能并非人们自愿 , 而是佛陀对修行者、布道者的一种戒律要求 。 由于时间久远 ,加上历代佛经翻译名称的不同 , 印度杨枝到底是什么一直未有定论 。 直到1990 年大学者金克木先生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专题文章 , 才揭示了古老牙刷的真实身份 。 作为梵学大家 , 金老先生曾于1941 ~ 1946 年在印度生活过 ,他说:“ 我在印度时不但亲见(杨木) , 而且亲自尝试过 , 通常用一种叫作尼姆(Neem)的树(楝树之类) , 摘其嫩枝 , 去掉叶子 , 将一头放在口中嚼软后 , 用以刷牙 。 味道很苦 , 据说可以消毒 。 树叶不大 , 夹在书中可以防蛀虫 , 这是印度人的习惯 , 不仅是和尚净口诵经用 。 自从牙刷、牙粉、牙膏盛行 , 此俗渐失 , 我当时在印度乡间见到出家人及乡下人还保留此习惯 , 距今已经近五十年了 。 ”中国境内楝树较少 , 中国僧人们灵活应对 , 用柳枝等代替杨枝 , 并将这种“牙刷”推广开来 。 鉴于大唐的国际影响力 , 杨枝、柳枝等生态环保且自带牙膏的牙刷漂洋过海 , 开始向新的地方旅行 , 不久就在朝鲜和日本出现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中国牙刷也不断改进 , 先用手指 , 再用柳枝 , 到宋代出现用马尾做的牙刷 。 这种牙刷以骨、角、竹、木等材料为骨架和刷柄 , 在头部钻出小孔两行 , 上嵌马尾 。 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就保存有这样两把宋辽时期的牙刷 , 从大小来看 , 牙刷刷柄长约20厘米 , 植毛部的长度约3 厘米 , 植毛部有8个植毛孔 , 分两排 , 每排4个孔 , 孔部上下相通 , 均与现代牙刷非常相似 。
从专利的角度看 , 英国人威廉姆·阿迪斯是牙刷的发明人 。 1780年 , 这位因煽动骚乱罪被捕的年轻人在伦敦纽盖特监狱服刑期间 , 突发奇想地截断了一块骨头 , 在上面贴满鬃毛当作牙刷 , 并在出狱后申请了专利 。 无论从形态还是制作方法 , 威廉姆·阿迪斯的这把牙刷都是对宋明中国鬃毛牙刷的简单复制 。 此外由于鬃毛过硬 , 他的牙刷销量也不理想 , 事实上直到20世纪20年代 , 很多西方人还是不愿意用牙刷刷牙 , 因为坚硬的鬃毛总是会把口腔弄破 。 直到20 世纪40 年代 , 美国杜邦化工推出了合成纤维(尼龙) , 才有了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柔软有效的牙刷 。2003年1月22日 ,美国CNN网站科技频道刊出一篇名为《牙刷击败汽车成为最重要的发明》的文章说:“牙刷的发明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时间 , 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1498 年 , 由中国的明孝宗朱祐樘发明 , 他将猪的鬃毛嵌在一支骨制手把上 , 这种猪鬃牙刷后来传到了欧洲 , 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 但是由于造价高昂 , 贫穷人家只能共用同一把牙刷 , 或者用碎布揉刷牙齿 。 ”2013年3月13日 , 《纽约时报》中文网在一篇《谁发明了牙刷 , 是中国人吗?》的文章中说:“牙刷的故事始于中世纪的中国 , 当时人们开始用动物的鬃毛擦亮牙齿 。 ”明孝宗朱祐樘(1470 ~ 1505)是明朝的第九位皇帝 。 他在位18年间 , 为人宽厚仁慈 , 躬行节俭 , 不近声色 , 勤于政事 , 广开言路 , 驱逐奸佞 , 开辟明代“弘治中兴”的大气象 。 但不论是在《明史·本纪第十五》还是在《明孝宗实录》等重要史籍中 , 都没有关于他发明牙刷的记录 。 西方人之所以将牙刷的发明权给予明孝宗 , 除了孝宗人品俱佳之外 , 极有可能是因为中国改良版牙刷在孝宗弘治年间旅行到了欧洲的缘故 。
推荐阅读
- 漫谈历史|原本生活无忧的她,于无意间撑起了87个孩子的天,后来怎么样了?
- 戏说健康|时光机 | “硬核”的科研设备、“跨界”的教师团队……在这所170年历史的学校里,碰撞出火花!
- 钱学森图书馆|亲近本土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上海陕西四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有声有色
- 从奇才到逐臣:被贬谪的柳宗元的一生
- 历史学者张宏杰:清朝85%的京官做官都赔钱
- 颜真卿真迹首次考古发现—历史重大发现背后的悲哀
- 西红柿|最新!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别再自己费劲收拾整顿了!
- 美国历史上不承认选举结果的先例
- 时评:重温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历史惊人相似
- 美国大选谁在说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