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职称,两位老师相互举报致指标作废

能让老师放下所有的矜持和斯文相互举报的 , 也只有职称了!争职称,两位老师相互举报致指标作废
1疯狂的职称!据知名媒体人王开东爆料:日前职称评选 , 某校分得一个高级指标 , 所幸参评的只有A、B两位老师 。 经过激烈角逐 , 最终A老师胜出 。落选的B老师心中不服 , 向上级部门实名举报A老师虚报工作年限 , 涉嫌弄虚作假 。上级部门高度重视认真核查 , 情况果真属实 , 于是A老师眼睁睁的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 。 B老师咸鱼大翻身逆转了A老师 , 获得了上报职称的资格 。来而不往非礼也!不甘失败的A老师同样精准出手 ,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向上级部门实名举报B老师材料作假 , 最终B老师竹篮打水一场空……呜呼哀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何时变得如此不堪?明明是职评 , 最后竟搞成了宫斗大戏 。 同室操戈 , 相煎何急?试想:这还仅仅是两位老师参评 , 如果有更多的老师参评呢?请网友们自行脑补一下数位参评老师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的竞争场面!经过这两位教师如此一折腾 , 最终两败俱伤 , 谁也没晋上!不但学校白白耽搁了一次机会 , 浪费了一个名额 , 而且这两位老师名声扫地 , 惹得天怒人怨 , 恐怕以后想再晋级难上加难 , 这又何苦呢?据说校长也发怒了 , 在教职工大会上拍桌子怒斥:“评不上职称会死吗?”2职称是老师的一种难言之痛!晋不上级会死吗?对于校长们来说 , 晋级只不过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 既使今年晋不上 , 明年仍能轻而易举获得指标 , 当然不会去死 。 何况有几位校长不是高级职称?再加上他们的收入渠道颇广(你懂的) , 晋级涨工资这点小钱当然看不上眼了!但对普通老师来说 , 不想晋级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晋上级名利双收 , 晋不上级不但意味着干再多的活却要领最低的工资 , 而且在亲戚朋友同学面前会感到很没面子的!所以一线老师都明明知道职称许多时候就像娼妓一样肮脏 , 人人嘴里骂着“下贱” , 但只要自己有机会 , 还都禁不住想去搞搞 。但对性格倔强的优秀教师来说 , 职称却是一场噩梦!洛阳市第十七中学52岁的王宏召老师 , 河师大数学系本科毕业 , 教书30年 , 多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 , 教学成绩优秀 , 但一直评不上副高职称 。 9月13日早晨 , 心灰意冷的王老师爬上学校宿舍楼顶纵身跃下 , 留下一条令人心酸的短信:“我是自杀 , 以此表达对教育局及学校的失望 , 原来拖欠工资, 现在各种各样检查乱七八糟档案 , 名目繁杂培训 , 职称不公”、“期望真正的教育” 。无独有偶!争职称,两位老师相互举报致指标作废
汉中市勉县周家山镇中学54岁的何文家老师 , 从教32年 , 仍然是中学二级教师(初级职称) , 于6月22日愤而辞职 。 何老师在辞职书中写的辞职原因:争职称,两位老师相互举报致指标作废
如今之教育领域 , 逼迫人弄虚做假搞形式主义的事情太多 , 我不想再浪费生命 。如今之教育 , 我认为谈不上成功——培养出来的人少知报恩 , 不懂珍惜 , 爱心缺失 , 私心过重 , 缺乏智慧……这样的工作没啥意义 。当然因评不上职称去死去辞职的老师只是个例 , 但是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如果让一位优秀老师兢兢业业奉献一辈子 , 退休了仍是初级职称 , 无论什么原因 , 都是一种教育的悲哀!当职称对大多数一线教师而言 , 成了一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时!评职称还有多少意义呢?3职称怪象知多少?自1986年实施教师职称制度以来 , 由于职评设计的先天不足 , 一直被广大一线教师所诟病 , 近几年虽有几次职称改革 , 但仍是穿新鞋走老路 , 没有啥实质性的改变!反而让职称评比怪象不断:一怪:职称名额限制 。教师晋职称并不是你达到任职标准就可以评的 , 如果你所在学校高级比例超额 , 既使你教学成绩再优秀 , 你也无缘参评 。 反过来说 , 如果你所在学校晋级指标多 , 既使你是后勤教辅人员都能晋上高级 。 于是 , 由于名额限制 , 让许多优秀教师晋级无门!二怪:兢兢业业教书的不如弄虚作假有证书的!凡老师都心知肚明 , 晋级拼的不是教学成绩 , 而是巴掌大却“含金量”奇高的各类荣誉证书!通俗点说:欲晋级先搞证! 为了搞到证 , 下到幼儿园教师 , 上到大学教授 , 各显所能 , 丑态百出:巴结领导 , 媚态十足 , 请客吃饭 , 买卖证书 , 弄虚作假 , 论文抄袭……许多人把一个教师应该有的尊严统统丢到茅坑里了!三怪:职评标准随意定 。如果仅按省颁职评标准 , 老师使出“洪荒之力”还能凑齐或“造”齐 , 老师的悲哀就在于你凑齐了条件 , 学校又改变了职评标准!职评是口缸 , 啥任务都可以往里装!如某县为了解决招商引资来的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 对需参评晋级老师下达招工任务 , 完不成任务者职评一票否决!如某校生源缺少 , 职评实行招生任务完不成者一票否决制!诸如此类 , 不一而足!四怪:高级人不见 , 初级在一线!几十年的媳妇熬成婆 , 一旦评上高级职称 , 或看破红尘放弃评职称的老师 , 那“工作态度”就有了很大的变化 。 已经功成名就者 , 开始注重“养生” , 有点背景的高级教师 , 就退居二线 , 搞搞后勤看看大门 , 没有背景的老师就申请少担些课或担任不会考的科目 , 当天和尚撞天钟!其实 , 这些职称条件造假不客气的说已成为教师之间公开的秘密!一般情况下 , 参评老师都顾及颜面心照不宣 , 只不过这次两位老师互相举报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 落了个两败俱伤!又该怨谁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