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孩子|体教融合 学校和家长一个都不能少( 二 )


学校对体育的高度重视从康永邦于2007年到任科大附小校长开始 。 目前已从教37年的他是数学老师出身 , 当年看到开学典礼上陆续有学生晕倒 , 让他“很受刺激” , 他多次向媒体表示 , 教育质量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 只有竞争没有健康的教育是不顾未来的“短视”行为 。
2008年 , 学校将儿童“看得远——儿童近视率、长得高、立得稳、跑得快、坐得住、想得通、处得好”等指标纳入对教师和班集体的绩效考核改革 , 率先在全国提出“儿童健康是评价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 。 童欣以近视率为例 , “学校每年会对学生进行4次视力检测 , 数据对比后 , 如果一个班的近视率增长超过5% , 这个班的近视防控工作就不到位 , 班级和老师的绩效和评优就会受到影响 。 ”
为了让学生走到室外 , 走上操场 , 2014年 , 学校就提出每班每天一节体育课 , 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锻炼时间 。 此外 , 学校的阳光大课间延长为1小时 , 童欣算了笔账 , “原来三四十分钟的大课间 , 学生上下楼、集合后 , 掐头去尾 , 真正能在操场上活动的时间就20多分钟 。 ”加上延时服务的课外体育活动 , 科大附小的操场几乎没有闲时 。
校内随处可见的视力检测表 , 所有教师统一穿着运动鞋 , 墙上一个个打破田径、乒乓球等运动纪录的校内明星、“校友”网球世界冠军晏紫的故事 , 科大附小的校园里随处都有体育与健康的元素 。 最令人瞩目的是挤在走廊、车库、屋顶的乒乓球桌 , “占地总共只有73亩的4个校区 , 见缝插针放了829张乒乓球桌 。 要服务于6700多名师生 。 ”童欣介绍 , 虽然学校出了网球名将 , 但身处寸土寸金的城里 , 乒乓球在活动空间有限的学校中更便于开展 , “除了为专业队发现人才 , 更为了让学生从中得益 , 单打竞争、双打合作、捡球助人为乐 。 ”
通过10余年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的探索 , “我们意识到体教融合不仅是为改变体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占的比重 , 同时也是希望体育能对整个素质教育起到杠杆作用 。 ”童欣坦言 , 相对于中学阶段 , 小学践行体教融合“阻力”更小 , 但尤为关键 , “小学阶段是每个人身体发育的敏感期和关键时期 , 必须打牢基础 。 更重要的是 , 这阶段帮家长和学生形成对体育的重视 , 认识到体育的教育作用 , 这对学生今后在不同阶段都能坚持体育爱好至关重要 。 ”而这样由家校联动实现“体教融合”的小学多一些 , 未来中学、高校“体教融合”的路也能走得宽一些 。
本报北京11月2日电
【管孩子|体教融合 学校和家长一个都不能少】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梁璇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