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平台Vs自营,轻资产的伤与重资产的痛( 二 )


平台与自营:轻资产的伤与重资产的痛
其实我们在思考微观层面的平台模式或者自营模式时 , 也是类似的逻辑 。
在每个领域 , 所有的创业者都有着一个“淘宝”或“滴滴”的梦想 , 谁都不想一上来就做“京东自营”的重资产模式 。 因为大家都知道平台理论上有无限的延展性 , 平台上有海量的供方 , 也可以有海量的需方 。 大家总想着平台一旦走向良性运转(供方和需方通过平台实现撮合和匹配并形成信息闭环或者交易闭环) , 就可以坐收“平台税”了 。 所以 , 所有人都想去做平台 , 不愿意去做自营 。 因为自营是“重资产模式” , 而平台则是“轻资产模式” 。 自营模式下 , 需要对养住服务供给能力所需的资产成本进行兜底 , 而轻资产模式下 , 则无需承担这些固定成本 。
理论上来说 , 通过互联网整合海量的“边际供给”从而满足海量的“边际需求”这种“泛共享经济”模式是非常美好的 ,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经济” 。 平台搭建的价值在于不确定的供方和需方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匹配 , 但很多情况下 , 当交易双方的决策无法通过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如文字、图片、视频等)实现“前置性决策”时 , 平台就无法像“天猫”那样形成完整的交易闭环而只能形成信息闭环 。 在这种情况下 , 平台所拓展的供方和需方对于彼此来说 , 具有“商机”的价值 , 并且这种价值还取决于供方丰富程度以及需方的流量 。 否则 , 任何一方的有效供给不足 , 都会削弱平台对供方或需方的吸引力 。
有时候 , 做平台看上去很美 , 很性感 , 但实际上有很大的坑 , 后文会述及 。 如果不做平台 , 那么自营就是自己跳下去 , 养人、养资源 , 建立服务能力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
平台运营的关键在于保证“双边有效供给”和“边际激励”
站在平台运营者的角度 , 平台模式相当于是以“众包”的方式去满足客户的需求 , 因为你无需自建服务能力 。
但这种“众包”模式看上去很轻松 , 很完美 , 但实际上在平台发展初期会有很大挑战 。 对于所有的双边平台来说 , 本质上是一个“双边撬”的过程 , 并且 , 供给密度要超前于需求密度的发育才能保证平台初期的用户体验 。 因为需求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不确定性 , 需要靠足够的供给总量来抹平时间差、空间差、技能差、价格差等各种差值 , 才能保证及时的匹配 , 从而维持保证用户体验 。 而对于供给方来说 , 为什么要承受平台发展初期需求密度不够而导致的“僧多粥少”的局面呢?这就要求平台进行双边补贴 , 维持住双方的“边际激励” , 从而把需求密度和供给密度打到某一个拐点 , 实现平台的良性匹配 。 而这个过程将是一个很烧钱的过程 , 滴滴就是这么烧起来的 。
应该说 , 如果平台运营者早期在烧钱拓展需方和供方时 , 如果没有有意识地从区域、品类、密度等角度考虑匹配效率的话 , 那么平台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得忍受需求和供给错配而带来的用户体验不足以及持续烧钱的问题 。 但为了平台的养成 , 你又不得不通过补贴或者保底收入等手段去托住需求端和供给端 , 从而确保双边的“有效供给” 。 抹平需求密度和供给密度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的错配并实现高效的匹配是双边平台的核心价值 。
以上命题特别值得所有双边平台运营者深入思考和认知 。 围绕有效供给以及由此决定的匹配效率制定运营策略 , 才可以提高花钱效率 , 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 否则很容易趟坑 , 花冤枉钱 。 在这个过程中 , 即便有这种“双边有效供给”的意识也会烧很多钱(因为这是平台养成的必经之路) , 而如果压根就没有这种意识 , 则烧的钱就更多了 。
所以 , 做平台应该摒弃流量思维 , 确保双边有效供给才是王道 。 无论供方和需方 , 对平台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 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 钱可以买来流量 , 但只有有效供给才能养得住流量 , 也才能转化流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