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石家河文化:东亚自创的青铜文明(上)(一)矿业工具2、矿料磨碎工具(二)冶炼设备与相关配件(11)


在古埃及新王国壁画上可见更发达的鼓风器 , 这是一个用兽肚或兽皮制作的皮囊 , 上系一条细绳;操作时 , 铜工先用手拉绳 , 使皮囊充满气 , 然后用脚踏之 , 压出的气经风管和风嘴快速流入炼炉内 , 如此反复进行 , 持续鼓风入炉 , 且双手和双脚并用 , 同时操作两个气囊 , 如参公元前15世纪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is III)时代Rekhmire丧庙的精致壁画 , 或公元前13世纪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的司库员丧庙壁画等[43](图八:3;九:7) 。 尽管所用鼓风器有大或小 , 但伸入炼炉的风嘴同样必有陶制的套子即陶风嘴 。
近几十年以来所有的古冶金试验和研究都表明 , 人们会先烧制这种陶质的风嘴(图九:1) , 要么用嘴吹气鼓风 , 要么用风箱吹气鼓风 。 无论是口吹 , 或用手动风箱(hand-operated bellows)、脚动风箱(foot-operated bellows)等 , 都会有空心管插入到炉子里 , 而在插入端一定会有带陶套的风嘴 。 如果用口吹 , 只能用较细的空心植物茎杆作风管 , 相应地 , 风嘴的直径也较细小;如果采用风箱 , 可用竹杆 , 风嘴较宽 , 直径较大 。
在考古情境中 , 用来鼓风的空心植物茎杆或兽皮风箱都难以保留下来 , 能看到的只会是这些陶质风嘴的残片而已 , 而且这些残片也很难有机会看出其原初的形状 , 因为这些冶炼耗材在使用时会一直用到破裂、解体而成为碎片 , 最后成为难以复原的小块烧土 。 在这种情况下 , 我们不能因为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风嘴残片数量少而低估其意义 。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石家河文化:东亚自创的青铜文明(上)(一)矿业工具2、矿料磨碎工具(二)冶炼设备与相关配件
本文插图
图八 古埃及丧庙壁上的冶炼铸造图:1. 摘自古王国第四王朝卡夫拉法老的皇后Meresankh III 丧庙壁画像石(局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石家河文化:东亚自创的青铜文明(上)(一)矿业工具2、矿料磨碎工具(二)冶炼设备与相关配件
本文插图
图九 陶质风嘴:1. 模仿安德罗诺沃文化粗泥质风嘴试验标本(内径约0.5厘米);2─3. 湘阴青山遗址出土的夹砂陶厚胎风
我们从大溪到屈家岭文化的遗存中发现有较小的鼓风嘴 , 其形状和尺寸恰好符合插入人们用口吹的空心芦苇杆之类导风管 。 如湘阴青山遗址发现了迄今所知东亚最早的冶炼活动遗存 。 遗址中发现两件风嘴 。 这两件风嘴均为厚胎夹砂红陶 , 外表面呈现很多不均衡的颜色驳杂的斑块 , 似为冶炼过程中受热渗透熏染所致;其内空孔径细小 , 大小尺寸恰好可以将用人嘴吹的细管塞入其中(图九:2、3) 。 其中一件(H11:147)与其它冶炼工具(图九:4、5)出自同一个灰坑;另一件虽然出自地层 , 但也共出有其它冶炼工具[44] 。
肖家屋脊屈家岭文化地层中也出土疑似风嘴的器物(AT10114:8) , 外形呈橄榄形 , 内孔径细小 , 其一端口部窄小 , 可能是出气口 , 另一端口部虽然略宽一点 , 但也只容许插入芦苇杆之类的吹气管[45] 。
发展到石家河文化阶段 , 已可见到相当大的陶质鼓风嘴 , 如屈家岭遗址石家河文化中期地层出土的(标本2016HQQ TN14W352) , 其形状大体为两边皆无底的圆筒形 , 外壁厚1.5─3厘米不均 , 孔内径达到3─4厘米 , 符合插入竹杆作为导风管 , 空心内壁也留下似竹节性形状的结构 。 该风嘴一端略窄小 , 直径7厘米 , 应为出气端;另一端略宽大 , 直径10厘米 , 是为进气端 。 风嘴外壁表面有一半光洁平滑 , 红色 , 这应是固定在地上即泥土里的那一部分;另一半的表面凹凸不平 , 有小孔 , 并呈现流渗而入的废料斑块(图九:6)[46] 。 这种风嘴的出现 , 说明当时采用了较大型的鼓风箱 , 风嘴被固定安放在炉体特定位置 。 至于当时风箱材质和结构 , 是用单腔室的风箱结构(single-chambered bellows) , 或者双腔室的风箱结构(double-chambered bellows) , 是手动式或脚动式 , 因为没有保留像古埃及这样的图像造型 , 所以暂时没有办法厘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