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药明巨诺上市,免疫细胞治疗是否还值得一级市场继续投资?( 四 )
号称千亿市场PD-1尚且如此 , CAR-T的市场又该有多大?我们不妨根据药明巨诺招股书上的数据计算一下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给出的资料 , relma-cel的三个适应症 , 3线DLBC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线FL(滤泡性淋巴瘤)和3线MCL(套细胞淋巴瘤) , 对应的目标市场估计约分别为28700、5200和3400 , 共计37300名患者 。 假定产品定价50万 , 实现10%的渗透率 , relma-cel的市场规模预计可以达到18.65亿元 。 这样的市场规模容下一两家企业还算可以 , 可若是6、7家 , 甚至十几家企业 , 就非常困难了 。
因此 , 如今的CAR-T领域其实面临着与当年的PD-1单抗几乎一样的窘境 。 大量的企业涌入这个赛道 , 产品的靶点、适应症都相似 。 产品已经进入NDA阶段的药明巨诺 , 几乎已经锁定了第一批上市的位置 。 随着头部产品逐渐接近上市阶段 , 带给后方企业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 率先上市的产品会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 而后方的企业在产品差异不大的情况下 , 如果想要获取更多医生和患者的支持 , 除了强有力的推广措施之外 , 降价促销可能是其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 本来就成本高昂、研发投入巨大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 , 一旦降价促销 , 等待着企业的只会是低毛利下的“温水煮青蛙” 。
幸而免疫细胞治疗与PD-1单抗并不一样 。 单抗药物或小分子药物研发到一半 , 如果想要调转船头 , 所有工作都要从头开始 。 而免疫细胞治疗如果要调转船头 , 有很多已经完成的研究可以应用到新管线的研发中 , 比如细胞的纯化、培养、制备技术 , 免疫细胞的基因编辑过程等 。 所以对于目前CAR-T管线还处于早期阶段的企业来说 , 适时的转换方向 , 可能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
差异化竞争或是降低成本
本文插图
免疫细胞治疗产业图谱
如果要转换方向 , 无非有两种选择 。 与头部产品进行差异化竞争 , 也就是选择新的靶点和适应症;或是进一步控制产品成本 。 这两个方向也催生了免疫细胞治疗产业的两大新场景 , 实体瘤CAR-T和通用型CAR-T 。 然而这两个方向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
1.没有成功范例 。 虽然全球范围内正在研发相关产品的企业非常多 , 并且屡有治疗成功的患者案例被披露 , 但是目前还没有那款产品真正完成了大规模临床试验并开始申报NDA的 , 所以每一家正在研发的企业其实都举着蜡烛在黑暗中摸索 , 在这片巨大的市场中寻找机会 。
2.有效机制不明确 。 对于实体瘤CAR-T来说 , 最重要的是选择靶点;对于通用型CAR-T则是敲除哪些基因才能解决免疫排斥问题 。 对于这些靶点基础研究还不够深入 , 所以虽然现在有些典型的热门靶点 , 比如肝细胞癌中的GPC3 , 或是消化道肿瘤中的Claudin18.2 , 但是还缺乏更充分的证据支撑 。
3.如何绕开技术壁垒 。 CAR-T细胞治疗的相关专利大量掌控在诺华、KITE、JUNO等头部公司手上 。 初创企业要如何绕开这些企业的专利 , 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之一 。
4.除了方向选好 , 还得有点不一样的东西 。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 , 正在研发CAR-T的企业多达数十家 , 很多企业也早已预感到了行业的拥挤 , 同时推进实体瘤CAR-T , 或是通用型CAR-T 。 比如药明巨诺就已经布局了实体瘤CAR-T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这两个调整后的赛道可能也会迅速进入拥挤状态 。 无论是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 , 还是为了向投资人描绘一个更好的故事 , 企业或许应当再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优势资源 , 将发展方向定位的更加聚焦 , 与其他企业实现进一步的差异化 。
药明巨诺不是第一家上市的免疫细胞治疗企业 , 显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 作为第一梯队的代表企业 , 药明巨诺登陆港交所一方面代表着这个领域真正发展到了要诞生新巨头的时段 , 另一方面也为后方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 要注意企业发展时机的把握 。
推荐阅读
- 新媒体|“走进”新闻现场,孩子们感受媒体人的担当
- 自媒体|各家自媒体平台,是否也会陷入35-40岁的职业怪圈现象
- 美国|道德评价崩了!民调显示:绝大部分美国人认为议员、媒体不诚实
- 光天化日|媒体卧底文峰全国大会!陈浩称马斯克学他跳舞,其儿子称理发60块觉得贵的客人可以舍掉
- 自媒体|传统钓玩不过台钓?恰恰相反,揭露传统钓不受待见的2个真相
- 输赢|权威媒体点赞《输赢》职场情感大剧全网热播
- 自媒体|同样是做自媒体,为何有些人就涨粉变现的快呢?而你啥也不是
- 自媒体|自媒体想写的领域太多,应该怎么选择
- 自媒体|“人挪活,树挪死”!一个自媒体人2021的涅槃重生
- 特斯拉|?英女王为温莎城堡招园丁,年薪竟不到两万,被媒体指“太抠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