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放弃主流安卓手机应用商店上架,《原神》们要革华为小米的命


游戏|放弃主流安卓手机应用商店上架,《原神》们要革华为小米的命
本文插图
燃财经(ID:chaintruth)原创
作者 | 赵磊
编辑 | 饶霞飞
“感觉游戏行业要变天了!”
一个多月前 , 游戏制作人老K听到热门游戏《原神》和《万国觉醒》将放弃在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主流安卓手机的应用商店上架时 , 他在办公室拍桌而起 , 兴奋地对其他同事说 。
游戏研发商和运营商对渠道方的反抗由来已久 , 只不过近两年有愈演愈烈之势 , 《原神》和《万国觉醒》并不是最早揭竿而起的游戏 , 但是却能证明一点 , 制作精良并大概率有好的市场表现的作品 , 就能够具备和渠道方平起平坐的资格 。
“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象的 , 中国游戏行业从刚开始起步 , 就对渠道有着极高的依赖性 , 决定一款游戏命运的不是你做得怎么样 , 而要看你渠道铺的好不好 , 渠道方的一句话 , 就能决定你这个游戏甚至公司的生死 。 ”老K说 。
长期以来的话语权强势 , 让渠道方成为游戏行业的最大受益者 , 以小米、华为等安卓渠道方来说 , 他们会收取游戏流水的50%作为渠道联运抽成 , 用户在游戏里充了100元 , 有50多元直接进入了手机厂商的口袋里 , 剩下的才由发行商、运营商、研发商分 , 最后到了游戏实际开发者手里 , 可能只剩下十几块 , 有时连成本都覆盖不了 。
但渠道方永远是赢家 , 不管游戏赚不赚钱 , 渠道一定能赚钱 , 而且是躺赚 。 2019年 , 小米互联网服务业务(主要是广告和游戏联运等)的毛利率则高达64.6% , 而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仅有7.2% , 游戏联运贡献了相当一部分利润 。
所以老K才会感慨 , 这个行业里 , 真正做游戏的人一直在给发行商和渠道商打工 , 辛辛苦苦做出一款游戏 , 人家不给你宣发 , 质量再好也难见天日 , 这极大的影响了游戏开发者的积极性 , 无法产生良性回报也意味着没办法持续生产好作品 , 对老K这样的制作人来说 , 做游戏全凭一个“赌”字:赌赢了鸡犬升天 , 赌输了倾家荡产 。
让内容商兴奋的是 , 情况正在变好 。 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始用不合作的方式反抗渠道方的“压榨” , 大环境的改变让渠道方再也不能有恃无恐 , 双方的话语权正在此消彼长 , 但这也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
胜负难料 。
“渠道为王”
游戏行业和影视行业类似 , 分工非常明确、采取分成制 , 游戏CP即游戏开发商 , 是上游内容生产方 , 相当于影视行业的制作公司 , 游戏作品完成后 , 需要交给有发行资质和渠道资源的发行商去代理发行 , 而渠道方则是直接面向玩家和用户 , 把包装好的游戏送到玩家手里 。
从有游戏开始 , 渠道的地位就是强势的 。
电子游戏在80年代兴起时 , 是以街机或家庭游戏机为载体 , 雅达利、世嘉等生产游戏机的公司是电子游戏业勃兴之初最大的受益者 , 比如雅达利2600一款游戏机就占据了当时全世界44%的市场份额 , 雅达利公司在成立十周年的时候 , 年销售额就达到20亿美元 , 成为美国历史上成长最快的公司 , 所占游戏市场的份额高达80% , 其产品进入了美国17%的家庭 。
铁打的渠道 , 流水的CP , 雅达利公司第40号员工史蒂夫·乔布斯很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 后来苹果手机成为全世界最畅销的手机 , 全世界的应用开发者想要把自己的作品送入App Store , 就必须缴纳30%的“苹果税” , 在最新发布的苹果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中 , App Store所在的服务业务收入毛利率高达66% , 是苹果最赚钱的业务 。
渠道为王在每一个游戏细分领域都适用 , 主机领域 , 索尼、微软、任天堂三家游戏机制造商从下游反打上游 , 收购了一大批游戏制作公司为其产品制作第一方作品 , 同时第三方作品也需要达到主机厂商制定的标准才能上架商店 , 这三家掌握了绝对话语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