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三国 | ?董卓主要是依靠地方豪族的背景发迹,至少有六条证明( 二 )


4.董卓后面做上并州刺史 , 河东太守 , 在凉州当地 , 没有豪族背景几乎是不可能的 。
董卓入选羽林郎后 , 在中郎将张奂手下做军司马 , 击羌人有功 , 拜郎中 。后又迁西域戊己校尉 , 但是因为犯事被免冠了 。有意思的是 , 董卓被免官后没多久 , 又能升任并州刺史 , 河东太守 , 没有豪族背景几乎是不可能的 。
5.董卓的崛起 , 也有赖于同乡中郎将张奂、段颎等地方权势家族提携
《后汉书·张奂传》说:“张奂字然明 , 敦煌渊泉人也 。”张奂是敦煌郡人 , 其父张惇又曾任汉阳太守 , 敦煌、汉阳两郡都属于凉州 , 说明父子两人在凉州具有较高威望 。张奂所以推荐董卓 , 是欣赏他的”才武” , 以及在凉州的知名度 。[1]
方诗铭先生说董卓被张奂提携主要是赏其“才武” , 并因此逐渐参与东汉政府的军事行动 , 取得高位 , 并拥有一支精锐的凉州部队 , 由此建立并发展自己的军事力量 。不可否认 , 董卓本身的武功是他被提携的重要原因 , 除此之外的同乡关系 , 也应值得注意 。东汉后期 , 士人品评人物 , 多以乡党推荐 。张奂与皇甫规、段颎合称“凉州三明” , 皆是名士 , 和中原名士一样提携乡人 , 乃正常不过的事情 。“党锢之祸”中皇甫规以没有名列“党人”而为耻 , 上书说:“臣之前举荐前大司农张奂 , 这是攀附党人 。”时人称其为贤者 。朝廷最终没有责问他 , 考虑的应当是西凉的安定 。
而且《后汉书·皇甫张段列传》:奂及为将帅 , 果有勋名 。董卓慕之 , 使其兄遗缣百匹 。奂恶卓为人 , 绝而不受 。可见 , 张奂提携董卓 , 一方面是赏其“才武” , 另一方面是厌恶其为人的 。所以 , 这代表董卓的军师才能是被人认可 , 但其为人和野心在早起也是被名士厌恶的 。
6.董卓的成势 , 有明显的地域特点
两汉时候的凉州 , 是汉人、羌人还有其他少数民族杂居 。羌人从西汉时候就开始生活在凉州一带 , 到了东汉 , 司徒掾班彪对光武帝说:
“今凉州部皆有降羌 , 羌胡被发左衽 , 而与汉人杂处 , 习俗既异 , 言语不通 , 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 , 穷恚无聊 , 故致反叛 。夫蛮夷寇乱 , 皆为此也 。旧制益州部置蛮夷骑都尉 , 幽州部置领乌桓校尉 , 凉州部置护羌校尉 , 皆持节领护 , 理其怨结 , 岁时循行 , 问所疾苦 。又数遣使驿通动静 , 使塞外羌夷为吏耳目 , 州郡因此可得儆备 。今宜复如旧 , 以明威防 。”
所以 , 光武帝听从班彪建议 , 在凉州设置护羌校尉 , 又置天水、陇西、扶风三郡 , 对其进行有效统治 。
中平元年 , 黄巾起义爆发 , 董卓取代卢植在曲阳和黄巾军作战 , 打了败仗 , 被罢免至廷尉受审 , 判“减死罪一等” 。这年年底皇帝大赦天下 , 董卓获得赦免 。本来 , 他的政治生涯是结束了的 。但是 , 西凉的局势给了他再一次机会 。北地先零羌及枹罕河关发生了叛乱 , 杀了护羌校尉泠征 , 不到一年就杀到了关中地区 。中平二年(185年)三月 , 朝廷不得不重新启用董卓 , 让他跟着皇甫嵩去平叛 。
七月 , 皇甫嵩因作战不利而被罢免 。八月 , 朝廷拜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 , 接管三辅军区事务 , 执金吾袁滂为副 。董卓为破虏将军、周慎为荡寇将军 。但张温的队伍一开始也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 。
这里有个细节 , 张温召见董卓 , 董卓姗姗来迟 , 张温怪罪董卓 , 董卓还言语冒犯 。张温参军孙坚见状 , 劝张温趁机杀掉董卓 , 张温不同意 。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里记载了此次孙坚劝张温的细节 。
坚时在坐 , 前耳语谓温曰:"卓不怖罪而鸱张大语 , 宜以召不时至 , 陈军法斩之 。"
温曰:"卓素著威名於陇蜀之间 , 今日杀之 , 西行无依 。"
张温回答孙坚说:“董卓在黄河、陇山之间一向有威望 , 今天将他杀死 , 西征将没有依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