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不用羡慕其他国家的纪录片,我们自己的也很牛!( 二 )


事实上 , 为了最好的视听效果 , 周兵的团队运用到了各种拍摄手法:
访谈、纪实内容、建筑空镜和风光空镜、静物定点摄影、3D动画、史料影像、延时摄影甚至真实再现 。
从色彩、影调 , 到光线、镜头的运动轨迹等画面的各个元素 , 周兵都要求最精心的设计和打磨 。
看电影|不用羡慕其他国家的纪录片,我们自己的也很牛!
本文插图
用他拍摄时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来说就是:“平庸而常见的画面效果对我们就意味着失败” 。
为此 , 动画制作请的是好莱坞的专业技术人员;
音乐创作则请到了曾获过奥斯卡最佳音乐奖(影片[末代皇帝]作曲)、长期在国外定居的苏聪 。
难怪《故宫》播出之后 , 很多人都发出了感叹:
这和人以往看过的纪录片完全不一样啊!
看电影|不用羡慕其他国家的纪录片,我们自己的也很牛!
本文插图

形式上 , 追求电影感;内容上 , 《故宫》也不像以往此类题材 , 往往搞得都是大概念 , 解说词净是一些大话和说教 。
《故宫》的学术顾问和策划请的是来自剑桥大学的历史学教授 。
而很多解说词都是周兵自己一点一点磨着写出来的 。
比如为写第一集 , 团队前后查阅了100多万字的历史资料 , 不满意别人的撰稿 , 周兵就自己来 。
从两万多字缩减到一万两千字 , 最终节目播出时只剩下6千多字 。
剩下的字数里 , 不是大而空的东西 , 反而保留了很多细节描写 , 很多有趣味的故事 。
就像周兵所说:“故宫是有生命的 , 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人的情感 。 ”
所以 , 要做有“人情味”的片子 , 要做真正能打动人的片子 。
《故宫》做到了 。
02
日本有茶道、香道 , 韩国有国民捐款的信托基金用来专门保护古建筑 。
而我们对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之微弱 , 常常让周兵心念不安 。
他曾经说过 , 最初入这行 , 拍传统文化的纪录片时 , 是满怀焦虑与担忧的 。
但现在不了 , 因为立定了传统文化的心 , 就会觉得能做一点是一点 。
很有一种我辈虽力弱、但自负重行的使命感在 。
周兵做《故宫》的纪录片 , 更是前所未有的怀抱了一种对中国文化的强烈责任感 。
因为 , 那也是他多年的艺术理想!
在某个节目采访中 , 主持人说 , “《故宫》就像您送自己的一个礼物” 。
周兵摸摸鼻子、笑得腼腆 , “《故宫》不是我送的 , 那是上天赐福给我的 。 ”
看电影|不用羡慕其他国家的纪录片,我们自己的也很牛!
本文插图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故宫》都在周兵最想拍的纪录片名单里排第一 。
2003年 , 他还发过一个大愿:我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纪录片导演 。
就像他那时说的:“我一直在看国家地理、BBC和NHK的纪录片 , 他们拍得那么好 , 但我们中国人的纪录片又在哪里?”
直到两年之后 , 《故宫》诞生了 。
《故宫》拍摄的两年间 , 周兵曾经写下过这样一句话:
“面对电视 , 我们试图改变一些什么?面对中华文化 , 我们是薪火相传的一份子 。 ”
在形式上 , 要做创新;在内核上 , 要做传承 。
这几乎是周兵从职业生涯开始 , 就确立下来的一个创作核心 。
周兵出生在兰州 , 大学时考去了北京 。
当时怀抱着“一定要做中国最好的导演之一”的梦想 , 周兵做了第一批“北漂” 。
跟纪录片的缘分 , 可能最早开始于在中央电视台的经历 。
1993年至1997年 , 周兵做过央视《东方之子》编导 , 做过《东方时空》、《纪事》栏目制片人 。
看电影|不用羡慕其他国家的纪录片,我们自己的也很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