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历史|虞建华( 三 )


三、西进南扩:蚕食与兼并
阿拉莫抵抗战向来是美国国家叙事中最荣耀的英雄故事 , 由1960年约翰·韦恩主演的《边城英烈传》和1988年的《阿拉莫:自由的代价》两部好莱坞电影传遍全国 。 电影追溯得克萨斯人谋求独立 , 奋勇抵抗墨西哥政府军的事迹 , 歌颂美利坚民族为民主和自由而战的宏大历史 。 但这个美国神话省略了许多事实 , 比如 , 租用墨西哥得克萨斯土地耕作的美国人 , 违反墨西哥禁止蓄奴的法令使用奴隶劳动 , 由此引发冲突 。 “英雄剧”中被大大颂扬的吉姆·波伊 , 其实就是个奴隶贩子 。 美国第7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早有吞并得克萨斯的图谋 , 1836年怂恿美国移民以捍卫自由民主、反抗墨西哥总统桑塔·阿纳的“野蛮”统治为名 , 组成志愿军 , 占领阿拉莫城堡 , 与美国政府配合 , 先宣告独立 , 很快并入美国 。 美国官方史美化得克萨斯人反对暴政 , 但谨慎地回避了吞并得克萨斯的正义性问题 。
中国国家历史|虞建华
本文插图

吉姆·波伊
关于阿拉莫事件共有3部当代历史小说 , 小说家伊丽莎白·克鲁克(Elizabeth Crook)三年之内发表了两部历史小说《乌鸦的新娘》(1991)和《应许之地:一部得克萨斯反叛的小说》(1994) , 但斯蒂芬·哈里根(Stephen Harrigan)的《阿拉莫之门》(2000)影响更大 。 这部小说既获得2001年西部小说声誉最高的马刺奖、得克萨斯图书奖和西部遗产奖 , 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榜首 。 这三部小说都对得克萨斯独立革命史进行了重新书写 , 探讨被官方历史遮盖的另一面 , 展露了那些被贴金打扮的“英雄们”不同的面孔 。 哈里根的小说打破了单一、线性的历史叙事 。 结合史料和虚构 , 从美国人和墨西哥人的视角平衡地反映这一历史事件 。 小说主要围绕3个卷入战火的虚构人物展开 , 反映事件背后的利益之争 , 同时也通过墨西哥士兵的见解 , 比如他们并不认同桑塔·阿纳总统是暴君的说法 , 质疑美国官方叙事将帝国意识合理化的意图 。 作家用小叙事解构神话 , 揭示美国政府的政治野心 , 展示了很多被官方省略的重要史实 , 融入了史学界的新认识 , 强烈暗示杰克逊政府是得克萨斯独立革命及吞并得克萨斯的策划者 。
阿拉莫事件发生在美国西进运动期间 , 西进的白人也侵吞了属于印第安人的大片土地 。 尤其是1830年的“驱逐法” , 即《印第安人迁移法》生效之后 , 印第安人被赶入保留地 , 不愿让出土地的屡遭屠杀 。 西进运动是美国官方颂扬的“光荣史” , 但推进“文明”的过程充斥着野蛮 。 美国军队对印第安人的屠杀事件频频发生 , 包括1863年的熊河大屠杀、1864年的沙溪大屠杀、1868年的瓦西塔大屠杀、1870年的马利亚斯大屠杀、1890年的伤膝谷大屠杀等 。 美国官方历史书写往往用“战斗”“事件”“冲突”“行动”等替代“屠杀” , 以模糊概念的方式进行洗白 。 美国政府对待印第安人一直是背信弃义、不择手段的 , 时至今日仍受很多具有良知的美国历史学者的强烈谴责 。 著名本土裔作家詹姆斯·韦尔奇(James Welch)以马利亚斯大屠杀事件为背景 , 创作了获得美国图书奖的小说《愚弄鸦族》 (1986) , 从受害者的角度重新书写属于胜利者的历史 , 艺术化地再现了西进运动中被掩盖、被遗忘的历史 。 故事发生在西进北线黑脚族印第安人营居区 , 小说讲述印第安部落自治的最后日子 , 即19世纪60年代最后3年至1870年马利亚斯大屠杀发生 , 展示了多彩的部落文化 , 描写部落人的生存苦斗和灾难将临的心理重压 。 小说中的“神行”部落主张“以土地换和平” , 而“山首”部落则采取对抗的姿态 。 政府派军队前往给以“教训” , 稀里糊涂地袭击了刚刚与当地白人政府签下和平协议的“友好”部落 , 杀死“神行”部落的173名妇女、儿童和老人(男人们正外出打猎) 。 学者凯思琳·范格恩语带嘲讽地说 , “像马利亚斯大屠杀这样的历史事件 , 似乎是‘占有西部’过程中丑陋但又缺之不可的部分” 。 韦尔奇详细描写了本土族裔被西进白人赶尽杀绝的绝望 , 希望所有美国人记住这类历史的悲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