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贴|临平四大锅贴店手艺传自同一个老太太( 三 )


我30多岁就来这里 , 做锅贴做到现在 , 头发都白了 。
老板一家人很好 , 我在这里一呆就是半辈子 。
锅贴天天吃吃不厌 , 其他店里的包子 , 我会抠掉肉馅 , 只吃包子皮 。
我们的肉馅好:上好的夹心肉 , 两只前大腿到脖子的一部分 。
另外 , 第一刀是槽头肉 , 不能要 , 可能有淋巴 , 也可能有打针疤 。
还有挨刀的部位不会要 , 屁股肉也不要 。
正宗的锅贴肉馅 , 必须夹心肉 。
锅贴美味 , 但开店是一件辛苦事 , 周大姐记得一件事:2007年那年春节前夕 , 南方大暴雪 。
“天还没亮 , 老板一家就来了 , 冒雪骑摩托赶来了 。我出来一看 , 朱大姐的腿脚不灵便 , 一问 , 原来是路上雪滑 , 连人带车摔了 。
“我背着她进了店 , 劝她去医院看看 , 她坚持说不行!会耽误顾客吃早餐 。就这样 , 她踮着一只腿独立着 , 硬是在案板前站了一个上午 。
“下午才去的医院 , 一诊断 , 骨折了!”
如今 , 朱大姐终于退休了 。中午12点快关张的时候 , 我终于见到了她 。
她说:“今年带孙子 , 一周岁了 , 没时间做锅贴了……钞票和孙子嘛 , 还是孙子重要 。”
朱文英点心店
儿子三岁多那年 , 我一边带着他 一边跟姨妈开始学做锅贴……
朱文英点心店 , 在临平二小斜对面 。
虽是20多年老店 , 但装修清爽简洁 , 空间不大 , 摆了六张桌子 。我看到 , 排不上座位的很多顾客 , 都是打包带走 。
老板朱文英 , 58岁了 , 她笑着对我说 , “条件简陋 , 您多担待 。”
她端上一盘锅贴请我尝尝 , 得知我喜欢吃辣 , 还上了两盘辣椒 , 轻声说:这一盘不辣的 , 那一盘辣一点 。听得我心里暖暖的 。
早餐时间忙到中午十二点 , 她和丈夫颜法根才空闲下来 , 和我聊了一阵 。这期间 , 还有零星顾客进店买锅贴 。
大姐感叹 , 58岁了 , 再做几年就做不动了 。
她说自己这家店 , 是这四家锅贴中开店最早的 , 三十多年了 。
1989年 , 她从姨妈李景杭店里出师 , 在杭州九堡开出第一家店 。
那时候用粮票 , 一两粮票加一毛六 , 能买四个锅贴 。没粮票 , 四分五一个锅贴 , 买两个9分钱 。
生意蛮好的 , 早前我在工厂做工 , 八十元一个月——这个比做工收入好多了 。
学做锅贴那年 , 我成家了 , 儿子三岁多 , 一边带儿子一边学 。
姨妈(李景杭)那时40多岁 , 脾气蛮大 , 要求很严格 。
比如揉面粉 , 要揉够时间、水温要把控好 , 夏天和冬天和面的水温不一样……再说多了就是这行的商业秘密了 。
儿子打小 , 都是他奶奶带大的 。
1990年 , 我搬到金华婺城区开店 , 我妈妈也赶过去带孙子 。
儿子三四岁时 , 锅贴能吃两个 , 长到了八岁 , 一口气能吃下十多个 。
1998年 , 我妈妈说 , 孩子上初中了 , 你们要回来和孩子待一起 , 不然就不亲了 。我和丈夫把店搬到这里 。
每天三点钟起床 , 晚了耽误顾客吃早餐 , 三十多年 , 天天早起 。
闹钟一响 , 和打仗号角一样 , 翻身就起来 。
一年365天 , 天天开张 , 因为顾客天天要吃早餐 。
只有春节休息几天 , 一过节哪里都不想去 , 就想好好睡个觉 。
三十年了 , 只好好休息过一次:儿子大四那年 , 我得了胆囊结石 , 住了两三天医院 , 儿子天天来陪我 。虽然是生病 , 却也是几天轻松时光 。
干不动了 , 真的很累……
做了三十多年锅贴 , 朱大姐患上了职业病:每天弯腰站一个上午三四个小时 , 到医院一看 , 腰椎间盘突出 。
丈夫颜法根也不例外 , 每天站在烤炉前 , 得了严重的静脉曲张 。
大姐说 , “医生建议开刀 , 但他不愿意 , 说店里少一个人 , 我更辛苦 , 他一直熬着……”
在店里 , 我碰到一个顾客 , 海宁许村镇的陈先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