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说古史|5代人住炮楼50多年,墙有72厘米厚,为安装暖气耗时十余年

臆说古史|5代人住炮楼50多年,墙有72厘米厚,为安装暖气耗时十余年

文章图片

臆说古史|5代人住炮楼50多年,墙有72厘米厚,为安装暖气耗时十余年

文章图片

臆说古史|5代人住炮楼50多年,墙有72厘米厚,为安装暖气耗时十余年

文章图片

臆说古史|5代人住炮楼50多年,墙有72厘米厚,为安装暖气耗时十余年

文章图片


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 不管是贫寒还是富有 , 家永远都是一个人在漂泊的时候停靠的港湾 。 现在的房价居高不下 , 很多人一辈子都为了一所房子而奋斗 , 不管多么困难都想要拥有一所自己的房子 。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对于家的一种情结 。
在山东就有这样一户孙姓人家 , 在60年代的时候 , 单位分房 , 一家人分到了一个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留下的炮楼 。
户主孙从孝是这家的大儿子 , 从他们家搬进这所炮楼 , 一共五代人在这里住了50余年 。 因为这炮楼的特殊性 , 墙壁足有72厘米厚 , 所以水电 , 取暖等问题一直伴随着孙家人 , 好在经过这家人的努力 , 花费了十余年的时间 , 才在这个炮楼里安装了暖气 。

如今 , 孙家人已经陆续搬离了这所炮楼 , 但是对于他们来说 , 这所炮楼里 , 全部都是自己的人生记忆 , 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 。
一家人搬进炮楼 , 与这座楼房结缘孙从孝的父亲是一名电力工人 , 小的时候 , 孙从孝的家庭条件就不算好 , 他的爷爷奶奶还有父母 , 一大家子的人都住在一个非常狭小的房间里 。
没过多久 , 孙从孝的母亲又给他添了弟弟妹妹 , 渐渐地 , 这间小房间就显得特别的小 , 再也容纳不下这样的大家庭了 。

于是孙从孝的父亲所在单位 , 给他分了一间房 , 这间房原本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一座炮楼 , 因此一直闲置 , 就被单位分给了孙从孝一家 。
尽管这个炮楼依然不算宽敞 , 但是比起之前的房间 , 要宽敞很多 。 从那以后 , 孙从孝一家便开始了与炮楼的不解之缘 。
因为炮楼建筑的特殊性 , 到了夏天非常凉爽 , 但是到了冬天 , 便会冷的刺骨 。 没有暖气 , 一家人都住在顶楼 , 靠着煤火取暖 。 这也成了孙家人很宝贵的回忆 , 正是因为一家人有着这样的经历 , 才会让这家人的感情更加的亲密 。
时光飞逝 , 慢慢的孙从孝长成了大小伙子 , 并且参加了工作 , 成年后的孙从孝特别想要自己的一个私人空间 , 所以他对炮楼进行大改造 。
他将炮楼的三层隔离 , 把它改成了自己的私人空间 , 在这个炮楼里 , 孙从孝和家人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 这也是这家人最珍贵的回忆 。

孙家人齐齐整整 , 在炮楼历经风雨这个炮楼虽然解决了一家人住的问题 , 但是在住的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问题 , 首先就是厕所 。
炮楼内是一个公共厕所 , 所以卫生环境可想而知 , 后来孙从孝把厕所收拾得非常的干净 , 家人们对厕所的改造非常的满意 。 对于孙从孝来说 , 这个炮楼的存在 , 就是他们孙家的存在 。
时间推移 , 孙从孝已经到了适婚年龄 , 他迎娶了美丽的妻子 , 开启了自己的人生另一个篇章的帷幕 。 结婚后的二人依旧住在炮楼里 , 因为二人的婚事 , 破旧的炮楼显得生机勃勃的 。 婚后没多久 , 孙从孝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 一家人齐齐整整 , 非常的幸福 。

这个阶段应该是这个炮楼最人丁兴旺的阶段 , 有父母 , 有妻子孩子 , 还有弟弟妹妹 , 他们都共同生活在炮楼里 , 非常的圆满幸福 。
紧接着 , 孙家的人 , 都慢慢的离开了炮楼 , 父母离世 , 弟弟妹妹相继成家立业 , 大家都搬离了炮楼 , 只有孙从孝还在这个炮楼里一直坚守着 。

慢慢的孙从孝也老去了 , 他的孩子 , 孙子 , 都陆陆续续地搬出了炮楼 , 可是孙从孝却一直坚守在自己的这个老房子里 。
这所炮楼对孙从孝来说 , 已经不仅仅是一座为他挡风遮雨的房子 , 更是他对于整个家庭 , 整个人生的一种怀念 , 有炮楼的地方 , 才是他孙从孝的家 。 即使到后来孙从孝因为炮楼要拆迁改造 , 才最终离开了炮楼 , 但是他仍然会经常回到老地方去看一看 , 想一想当年的事情 。

竭尽全力改造炮楼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其实炮楼在分给孙家的时候 , 非常的破旧 , 是这么多年孙家人一直坚持改造 , 才有了后来炮楼的烟火气 。 我们都知道炮楼是夏凉冬也冷 , 所以炮楼的取暖问题一直都是孙家人想要解决的难题 。
上世纪90年代末期 , 政府开始集体为居民住房进行暖气安装 , 可是到了孙从孝家 , 却难倒了一众人 。 当年日本人建筑炮楼 , 是为了打仗 , 所以这个炮楼的墙壁非常的厚实 , 足有72厘米厚 , 安装暖气就需要用钻头将墙壁打通 , 可是一般的钻头却根本没办法打通 , 所以暖气就一直无法安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