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用户,我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
编辑导语:产品设计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 产品也需要结合用户需求进行更新迭代 , 怎么样才能够把握用户需要什么?怎么让更多人来用你的产品?本文作者对此做出详细分析 ,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
本文插图
最近在群里讨论的一个话题引发了一些思考 , 背景是有人看到内部的一些后台处理效率太低 , 就设计了一款新的后台 , 想把之前的后台替换掉;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吐槽 , 搞的当事人很郁闷 。
其实这个事情很好理解 , 用这个公式能很好的解释: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换用成本
假定旧体验是60分 , 新体验是80分 , 表面看上去体验是正向的;但再加上换用成本 , 新旧体验的差异很可能就变的很小 , 甚至差异可能为负了 。
表现在用户的感受上 , 就是我辛辛苦苦学了新东西 , 对我而言根本没什么体验提升 , 甚至体验还是负的 , 那我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的去学?
由这个场景 , 引发了我对用户为什么要用产品的一些思考;本文主要包括作为用户 , 我为什么要用 , 产品的价值以及如何让更多的人来用这几部分 。
一、作为用户 , 我为什么要用
之前做过一些项目 , 有表现好的 , 有表现不好的 , 这里定义的好不好主要指的是有没有人用 , 以及后续的数据表现如何 。
表现不好的 , 大体原因主要有这么几大类:
- 需求本身出问题了 , 可能是需求不存在 , 也可能是需求不强烈;
- 解决方案出问题了 , 可能是和需求不匹配 , 也可能是方案不够好 , 或者是和用户预期不一致;
- 用户触达出问题了 , 可能是运营推广形式不对 , 也可能是路径太深或者用户感知不到价值 。
我对需求的理解是因欲求不满 , 而引发某种动机 , 这个动机可以称之为需求 。
说人话就是对现状不满意 , 并且预期做了这件事 , 会比现在的状态更好 。
这里有2个前提:
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落差 , 才会想要填补这个落差 , 这是行动之后可获得的收益 , 是行动的动力;而行动本身需要付出的东西就是阻力 , 比如时间、金钱、精力等需要付出的成本 。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行动公式:
行动可能性=预期收益-付出成本+环境因素
行动可能性>0会触发用户产生行动 , 反之则会让人退缩 , 也就是不会产生行动 。
预期收益和付出成本上文已经说过了 , 环境因素指的是通过营造环境来影响行动可能性 , 可正可负 。
先来说个正面的环境因素 , 比如你本来不想买某件东西 , 它告诉你限时、限量 , 而且过段时间要涨价了 , 这个时候你很可能就下单购买了 。
而在你准备购买的时候 , 你发现很多人都给出了差评 , 于是你产生了顾虑 , 又不打算买了 。
另外也可能你自己不打算用 , 但是别人都在用 , 所以你也跟着用了 , 或者你被迫只能用了 , 典型的比如微信 。
这些都是环境因素可能会造成的影响 。
当预期收益-付出成本足够大的时候 , 不需要环境因素影响也能直接成交 , 反之则需要在环境因素上好好下功夫 。
用户产生一次行动之后 , 会产生一次产品感知 , 每次行动都在不断的强化用户对产品的感知 , 进而强化用户对产品的心智认知;只要在特定的场景下就会想起产品 , 或者对产品逐渐失去信任 , 不再使用或者转换到其他产品 。
二、产品的价值
产品即交易 ,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值得交易的东西 , 让用户完成交易 , 以及完成更多的交易 。
我理解的交易价值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 一方面是深度 , 一方面是广度 。
推荐阅读
- 金融营销新视界|拥抱金融科技,中国银行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 汽车|用科技俘获用户芳心“智慧”让BEIJING-X7美得更丰满
- 用户|拼多多涨超20%,用户数增长逼近阿里,疯狂地创造长期价值
- iphone12mini|部分iPhone12mini用户反映锁屏触控失灵,iPhone12 mini玩游戏续航不足2.5小时
- 电脑使用技巧,windows系统|【Windows 10面向更多用户开放Meet Now功能】
- GIS|担当新作为,融创新未来——2020第八届高校GIS论坛在广州成功举办
- 科技良辰|大量5G用户吐槽:“换了5G手机,网速比4G还慢”
- 浩南|iPhone 12Pro对比12后,为什么会坚决选择Pro?
- 燃新秀资讯|中国已经有北斗导航,为什么我们仍然用GPS?答案始料不及
- 富前程社群裂变|富船长:Persona用户角色模型——一个找痛点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