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站着被清军斩首的天才美少年——民族英雄夏完淳
战苦难酬国 , 仇深敢忆家?
一身存汉腊 , 满目渺胡沙 。
落月翻旗影 , 清霜冷剑花 。
六军浑散尽 , 半夜起悲笳 。
——夏完淳《即事三首》其二
父亲兵败自杀时的情景 , 不断在夏完淳的脑海里显现 , 无论是醒着的时候 , 还是在梦中 。
只见父亲面向北方 , 身体直立站在水深及腰的松江塘中 , 倔强地把头埋入水中一动不动 , 直至溺亡 。亲友们下去收尸时 , 他仍然保持着这一姿势 , 背上的衣服还是干的 。
【近代史|站着被清军斩首的天才美少年——民族英雄夏完淳】那一刻 , 站在岸边的夏完淳已全然不顾哭得昏死过去的母亲 , 望着水中的父亲 , 他毛发如针、咬碎钢牙 , 痛心彻骨 。父亲刚烈殉国的情景 , 更加坚定了他继承父亲的遗志 , 抗清复明、必死报国的决心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明末 , 崇祯皇帝殉国 , 北方陷落后 , 满清异族大举南侵 , 南方战事亦是一片惨烈 。
“留头不留发 , 留发不留头” , 顺治二年(1645年) , 摄政王多尔衮再次下达“剃发令” 。清初满人的发式并不是像现代清宫影视作品中那样只剃前额部分 , 后面编成漆黑油亮发辫 , 而是在后脑部仅留有金钱大小的面积蓄长发 , 打成辫子 , 由于蓄发面积很小 , 所以辫子十分细 , 就像老鼠尾巴 。所以汉人称其为“金钱鼠尾”辫 。汉人成年后就不再剃发 , 这与汉族传统观念中身体发肤 , 受之父母 , 不敢毁伤的观念相严重冲突 。尤其在汉人知识分子看来 , 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士可杀不可辱! 所以 , 在南明时期 , 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时刻 , 汉人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壮怀激烈的抗清民族英雄 , 夏完淳便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流星 。
流星 , 因其短暂 , 因而耀眼 。夏完淳 , 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 。其父为“江南名士”夏允彝 , 进士出身 , 曾在崇祯朝为官 。夏完淳“五岁知五经 , 七岁能诗文” , 九岁出诗文集《代乳集》 , 有“神童”之称 , 名噪一时 。十二岁从师“复社”抗清名士陈子龙 。十四岁起随父亲、老师起兵抗清 。
自古英雄出少年 , 在明王朝大厦将倾之际 , 一个年仅十四岁、才华横溢的名门少年 , 毁家靖难 , 不畏生死 , 毅然投入义军以抗清救国为己任 , 夏完淳的早熟、才气、英勇着实令人惊叹 。只可惜 , 他过早离世 , 未尽其才 。
顺治二年 , 南明战场上 , 清军攻城拔寨、一路凯歌 , 已成一统天下之势 。而明军则丢盔卸甲、节节败退 , 地盘不断缩小 , 形势岌岌可危 。
父亲兵败身死后 , 夏完淳投奔太湖义军(白头军余部)任参谋 , 继续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 。但长白荡一战 , 清军松江提督吴胜兆使奸细混入义军中 , 加之义军首领吴易大意轻敌 , 导致太湖义军全军覆没 。夏完淳泅水侥幸得以逃脱 , 随后他召集散落各地义军残部继续与强大的清军周旋 。
“落月翻旗影 , 清霜冷剑花 。”亲友兵败身死的噩耗不断传来 , 反清复明的希望日渐渺茫 。十五岁的夏完淳匆匆完婚后 , 离别了新婚妻子 , 在抗清义军中写下这清冷、幽寂而又沉郁、苍凉的诗句 。“落月”、“清霜”这两种意象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局势的严峻危急 , 也仿佛预示着某种不祥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顺治三年(1646年) , 亦是南明永历元年 , 鲁王监国二年 。是年初春 , 出海逃亡至舟山的监国鲁王朱以海得知夏允彝已于去年九月殉国后 , 赐谥夏允彝为“文忠”公 , 并遥授夏完淳为中书舍人 。夏完淳写谢表 , 连同江浙抗清志士数十人名册 , 交与负责海上往来通信的反清志士谢尧文 , 使其赴舟山呈与鲁王 , 以共商大计 。不料 , 谢在漴阙候船时 , 身着“宽衣大袖 , 形迹可疑” , 被清军游击陈可截获 , 审出窝藏的通海文书 , 将其解送至松江提督吴胜兆处 。
推荐阅读
- 悬崖|多肉虹之玉发生倒伏?没关系,既然它不愿意站着生,就让它趴着长
- 冬装|这才是真正的oversize冬装,站着是衣服,躺下就是“棉被”
- 穿衣搭配|朱玲玲随便站着都有名媛范,一身显年纪打扮,也能穿出时髦高级感
- 诗刊社|树里仿佛站着一个沉默的人丨圻子
- 近代史,曾国藩|不会识人怎么办?曾国藩教你从这几个方面,识别小人和贵人!
- 木哥考研|一天背完近代史
- 近代史|写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龚自珍,儿子为何帮助英法联军?
- 近代史,太平天国|清军与太平军交战多年,屡战屡败却无一将领投降,其中有何缘由?
- 近代史,袁世凯|作为武昌首义的英雄,张振武为何死的不明不白?背后牵扯了很多
- 武侠|难怪张三丰不敢对抗蒙古,你瞧赵敏身边站着谁?张三丰忌惮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