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财经|“中差评”是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互联网需要这种机制( 四 )


“泄露个人隐私违法 , 公布差评师旺旺ID没错 。 ”一位网友在贴吧里说 。
甚至 , 还诞生了专门针对“职业差评师”查询的平台 , 在这些平台上 , 注册成为会员 , 就可以查询淘宝上的“职业差评师” , 他们被商家拉黑 , 在这些平台上被标注“勒索、无理由差评、无理由退货”等标签 。
淘宝官方也在出台措施 , 早在2014年 , 淘宝官方推出店铺“拉黑”功能 , 禁止一些疑似“职业差评师”下单购买 。 2015年 , 阿里的“消费者诚信数据模型”启动了恶意评价追溯删除功能 。 当职业差评师ID被数据模型识别之后 , 阿里信用团队将会根据不同行为的危害程度 , 以梯度拦截的方式在交易端及评价端对账号进行限制 。
“淘宝水太深 , 有人什么制度空子都钻 , 不能说淘宝的中差评制度形同虚设 。 ”张小佳说 , “但淘宝已经不单单是一个网络交易平台了 。 ”
差评(踩)只存在于电商? 在电商行业 , 大部分消费者对平台上的“中差评”机制呈现出支持的态度 , 但在互联网其他行业 , “差评”和“踩”的功能键正在被产品设计者有意识减弱或者取消 , 用户也没有感到不妥 。
在社交、短视频等平台上 , “差评”(踩)的功能正退居“第二屏”或者消失 , 在微信朋友圈、公众号、QQ空间 , “踩”的功能被完全抹去;在抖音、快手等平台 , 均需要二次点击才能显示 , 快手和抖音则是长按屏幕 , 会出现“举报”、“不感兴趣”等选项 。
互联网资深架构师杨泽说 , 可能是算法的普及 , 快速划走已经代表了态度 , 不需要“差评”来表达这种态度 , 而“赞”这个动作是高于全文看完的 , 所以有必要 。
2013年 , 微博曾短暂推出“顶”和“踩”的功能 , 这项功能是针对“社会名人人气排名” , 不过 , 这一功能不久后被取消 , 至今微博手机APP里发博文 , 只保留了转发、评论和“点赞”按钮 , 但长按点赞按钮可以显示“痛哭”、“尴尬”、“愤怒”、“点赞”等标签 , 系统默认“点赞” 。
从社区氛围来看 , “踩”功能键对社交平台是一种负反馈 , 容易造成社交关系紧张 , 在内容社区 , 也比较容易伤害创作者的积极性 , 造成某种“网络暴力” 。
不过 , 在哔哩哔哩、最右、糗事百科等少数社区 , 差评、“踩”的功能一直延续至今 , 但值得注意 , 他们显示“点赞”的数量 , 却集体不显示“踩”和差评的数量 , 这里采用“黑盒”机制 。
燃财经|“中差评”是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互联网需要这种机制
本文插图
图 / 燃财经截图
一位糗事百科方面的员工说 , 这样做的考量是希望了解用户对内容的喜好 , 从而分发给最好的内容给用户 。 “‘踩’的数量不会显示给创作者和平台用户 , 这个数据对平台的分发机制是有比较核心作用的数据参考” 。
上述员工进一步补充说 , 糗事百科之前事一个文字段子为主 , 篇幅比较短 , 平台只能从“评论”“转发”数据了解用户的喜好 , 但评论和转发对用户而言 , 决策链路太长 , 比较深度 , 并且触发“评论”机制必须用手机号注册 , 但“点赞”和“点踩”就不用注册和登录 。
但在电商平台 , 差评一直都在 。
淘宝自2003年成立以来 , 其“好中差”评价体系已经成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 从消费逻辑上看 , 淘宝商品的页面设计逻辑非常清晰 , 先用诱人的图片和视频从感性角度勾起消费者的购买冲动点击进入 , 在感性与冲动降温 , 理性质疑声响起时 ,“基本规格”和“参数”紧接着被安排上 , 而评价模块位列其后排名第三 , “基本规格”和“评价”可以很快打消消费者的理性疑虑 , 增强购买决定 , 按下红艳艳的立即购买键 。
一位消费领域专家说 , 对于消费者心中的疑虑 , 甚至也只有 “中差评”才能给予正面有力回应 。 这个设置是完全吻合消费者购买心理变迁 , 顺应人类思考逻辑的 。 如果取消了 , 消费者反而会因为产品信息披露不完全而感到迟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