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筐投资|蚂蚁集团IPO受追捧的背后,银行正遭遇一场危机


米筐投资|蚂蚁集团IPO受追捧的背后,银行正遭遇一场危机
本文插图

01
追捧的蚂蚁
支付宝的母公司蚂蚁集团近日开启沪港两地IPO , A股代码688688、发行价68.8元/股 , 港股发行价为80元港币/股 , 按照人民币和港币1:1.156左右的汇率来算的话 , 两地价格近乎一致 。
【米筐投资|蚂蚁集团IPO受追捧的背后,银行正遭遇一场危机】按此申购价格测算的话 , 蚂蚁集团的总市值约2.1万亿 , 这跟当下A股总市值第一、逾2万亿的贵州茅台不分上下 。
哪怕募资总额2400亿元、将成为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同时也是中国IPO史上最大的规模 , 但仍然挡不住大家申购的热情…说“疯抢”一点也不为过 。
这次申购 , 中港两地加起来有1万个左右的机构参与报价 , 中国社保基金甚至还追投了70亿元 , 港股IPO在开售仅一小时就已超额配售…所有的投资者都对蚂蚁集团的成长性抱以厚望 。
蚂蚁集团 是做什么呢?
业务很多 , 其中最大的一块是放贷…准确的说是助贷业务——寻找合适的借款人、再把他们推荐给各银行 , 并从中获取收益 。 根据年报的披露 , 这部分收入占比超1/3 。
什么…是银行业务吗?这样说当然不准确、但可以简单的这么理解 。
问题来了:按照这个发行价 , 蚂蚁集团的市盈率40多倍 , 可现在银行的整体市盈率却普遍在6倍多 , 市净率甚至不到1——也就是说 , 银行的每股净资产是1元、可市场价格却卖不到1元 。
米筐投资|蚂蚁集团IPO受追捧的背后,银行正遭遇一场危机
本文插图

银行的整体估值近几年都处于历史底部 , 可哪怕估值如此之低 , 似乎仍没有资金抄底…这跟相似业务的蚂蚁集团却受到了广泛追捧产生了强烈反差 。
蚂蚁集团确实有它的护城河 , 这里也不卖关子了 。 一是海量的客户大数据、二是广泛的消费场景运用、三是客户信用评级的能力 。
当然有些人、主要是传统银行等金融系统的人并不服气 , 这也使得马云被批并质疑 。
02
被批的马云
一向心直口快的马云之前也曾引起过非议 , 但最近被批得更狠却是因为一场演说 。
10月23日-25日、也就是临近蚂蚁集团IPO前 ,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联合各组委会成员机构在上海召开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 , 马云以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的身份做了主旨发言 。
马云在演讲中是这么说的:
中国没有“金融系统性风险”、因为就没有“系统” , 也因此 ,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管控银行风险的巴塞尔协议像一个老年人俱乐部 , 只讲风险控制、不讲发展 , 很少去想年轻人的机会;
创新有风险、需要付出代价 , 而现有的金融体系却在抑制创新 , 因为银行还是“当铺思维” , 没有资产做抵押就办不下贷款、而没有贷款获得的资金就无法推动创新;
监管部门的一些处长 , 监管到最后 , 变成了自己没有风险、自己部门没有风险 , 但却造成了整个经济的风险 , 整个经济不发展的风险……
虽然马云在发言前自谦道“观点可能不成熟、讲得不对 , 贻笑大方” , 在结尾后再次强调“这是我想跟大家交流探讨的内容 , 不一定正确” , 但之后仍引发大量批评 。
大多数金融界专家/学者评判马云是外行 , 不懂得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 并反问质疑道:如果监管太严抑制创新、何来的蚂蚁集团?如果有了强有力的监管、还会出现假借金融创新的P2P批量卷款跑路吗?
二者说的都有道理 , 只是立场不同、侧重点不同:马云在演讲中也不承认P2P是金融创新、而是骗子 , 专家们也不否认蚂蚁集团是金融创新 。 但更大可能是他们都是在以结果去找理由——风险极大的金融创新 , 如果成功了、就是蚂蚁集团 , 如果失败了、就是P2P投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