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经济学人APP|90亿美元把发家业务卖给韩国人 英特尔现在有多狼狈?


前瞻经济学人APP|90亿美元把发家业务卖给韩国人 英特尔现在有多狼狈?
本文插图

上周 , 全球半导体领域霸主英特尔接连传出2条爆炸性消息 。
首先是10月21日 , 韩国半导体厂商SK海力士(SKHynix)突然宣布 , 将以9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NAND闪存及存储业务 。 作为全球NAND闪存领域最古老的玩家之一 , 英特尔从此将放弃这个自己起家的业务 。
2天之后 , 更大的震荡来到 。 22日美股盘后 , 英特尔公布了2020财年第三季度的业绩报告 , 其结果非常不如人意 。 营收不及市场预期 , 细分到各项业务也没什么亮眼表现 , 令市场极为失望 。
23日开盘后 , 英特尔股价在10分钟内直线暴跌超10% , 市值当天蒸发近250亿美元 , 相当于人民币1500亿打了水漂 。
从出售存储业务到股价暴跌只隔2天 , 二者有没有关系?可以说有 。 毕竟根据财报 , 存储部门营收下跌了11% , 11.5亿美元的成绩单比市场预期的15亿美元低了超过20% 。
但是有意思的是 , 在英特尔出售存储部门消息传出的时候 , 各方其实都持积极态度 , 当时英特尔的股价实际上是上涨的 。
那么是整体业务的问题吗?但是整体来看 , 虽然这家公司第三财季营收183.33亿美元 , 比去年下滑了4.5% , 但依然是高于预期的182.4亿美元的 。
事实上 , 金融市场的嘘声并不一定是向这份财报发出的 。 今年7月 , 英特尔同样经历了一轮暴跌 , 那时候跌得更惨——跌幅达16.24% , 市值蒸发415亿美元 , 折合人民币约2911亿元 。
经过这2次大崩盘 , 英特尔股价较年内高点已经跌去近3成 。 截止发稿 , 英特尔最新市值为1813亿美元 , 在半导体领域排名第3 , 与排名第2的英伟达差距近一步扩大;和市值第1的台积电比 , 市值更是仅有其40%多一点 。
众所周知 , 资本市场讲的是故事 , 玩的是信心 。 大跌出现得如此频繁 , 与其归咎于1、2件事 , 倒不如说是英特尔这几年持续“拉胯” , 严重破坏了市场信心 。
人们已经开始深深怀疑 , 这家公司到底还有没有竞争半导体领域全球第1乃至全球前几的能力 , 以至于即使是偶然的负面事件 , 也会引发市场的巨大负面反应 。
事实上 , 在新CEO斯旺(BobSwan)上任后 , 英特尔朝“围绕数据提供全栈式解决方案”这个目标的转型一直在推进 , 然而这无法弥补他们在半导体领域的不断落后 , 不仅丢了“龙兴之地”存储业务 , 更重要的是在日前火热的芯片制造上越来越不行 。
发家业务保不住了
现在的人接触到英特尔最多的就是他们家的CPU , 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了解 , 英特尔是做存储发家的 。
1979年 , 英特尔研究人员哈拉里(EliHarari)发明了首个电可编程和可擦除存储器——EEPROM , 并提出以此替代磁盘的设想 。 1980年 , 东芝员工富士雄(FujioMasuoka)在这一技术基础上 , 发明了一种能快速擦除的EERPOM , 也就是NOR Flash 。
4年后 , 富士雄在IEEE大会介绍NOR Flash技术 , 造成了轰动 , 并被英特尔一眼看中 。
1986年 , 英特尔在业内最先推出了闪存卡概念 , 并且成立了专门的SSD部门 。
后来 , 富士雄在同事的建议下 , 给这种新产品取名Flash , 译成中文就是闪存 , 他本人也成为了闪存之父 。 1987年 , 他又再接再厉发明了NAND闪存 , 即2DNAND 。
那段时间 , 日美之间爆发了著名的“芯片战争” , 美国半导体行业在商业竞争中被日本厂商打得一败涂地 。 在这场“战争”中 , 存储也是双方交火的重要战场之一 , 只不过当时的主流存储技术还是DRAM ,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存 , 和英特尔今天卖掉的NAND没什么关系 。
当时 , 英特尔在亏损近20亿美元后 , 狼狈地宣布退出存储业务 。
不过 , 眼熟的剧情很快上演了——美国政府亲自下场 , 一边声称日本企业窃取美国技术 , 要派人员进驻监督 , 一边对日本芯片加征100%反倾销税 , 还开展了301调查——当时场景一如今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