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边际线--宋末皇族和大批士兵投降

在有关的记载中 , 蒙古大军凶残无比 , 屠杀了数千万中原人 。 而事实上 , 有关文章均为情绪化的产物 , 真实情况绝非如此 。灭亡南宋的蒙古人是其军事统帅伯颜 , 他率领大军攻陷了南宋首都临安(杭州)时 , 5岁的宋恭帝使者向元军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 。当伯颜把南宋小皇帝带到忽必烈面前 , 忽必烈待他很好 , 把他封为瀛国公 。 宋恭帝、谢太后以及南宋宗室、大臣都得到善待 , 保住了性命 。 忽必烈还发布了安民诏 , 诏谕江南一带新附的官吏、士民和军卒等 , 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宋恭帝19岁时 , 忽必烈又赏给他不少钱财 , 按本人的意愿 , 叫他去西藏当了僧人 。 当年的小皇帝到西藏后 , 把两部汉传佛教著作译成藏文 , 成为一代高僧 。忽必烈之前 , 蒙古人只崇尚他们自己的生产方式 , 热衷于畜牧业 , 想把农田都变成牧场 。 蒙古军队虽然占据了许多农田 , 但从不耕种 , 都当成草场放牧使用 。 官路一里以内也都是放牧地 , 禁止耕种 。 但忽必烈即位后 , 开始重视农业 , 禁止任何人占用民田 , 并把那些变成了牧场的农田还给农民 。 他多次告诫蒙古军将 , 不得把民田当成放牧之地 , 迫令他们退还不合理征用的耕地 。 他的措施虽未完全杜绝蒙古军队把农田改为牧地的现象 , 但无疑对“变农为牧”起到了抑制作用 。伯颜率大军南下攻宋时 , 忽必烈特地嘱咐他 , 一定要严肃纪律 , 不能屠杀江南百姓 , 伯颜也承诺一定遵守他的要求 。 所以在南征当中 , 伯颜自称是“仁义之师” , 尽量履行对忽必烈的承诺 , 很少杀戮 。忽必烈政策的改变 , 使南宋军民不再拼死抵抗 , 许多将领纷纷阵前倒戈 。 根据史料不完全统计 , 投降倒戈的中高级将领中 , 有名有姓的竟多达145人 。 这在历次改朝换代中 , 都是非常高的数字 。忽必烈在进攻南宋时也大量使用了这些降将 , 尽可能重用 。 早在必烈上台不久 , 南宋有个降将就向忽必烈献策 , 指出伐宋应该“先攻襄阳” , 然后就可深入核心地区 , 顺利拿下杭州 。 忽必烈对这个降将的策略完全赞同 。襄阳守将吕文焕曾多次派人到南宋朝廷告急 , 但终无援兵 , 军民一点粮食也没有了 , 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 。 当元军炮轰襄阳城楼 , 城中军民人心动摇 , 吕文焕见大势已去 , 遂举城投降 。但襄樊战役后 , 忽必烈对投降的吕文焕极为优待 , 吕文焕很受感动 。 吕文焕和他哥哥长期镇守河南和两湖地区 , 那里很多重要将领都是他们的部下和亲戚 。 忽必烈要求吕文焕招降这些人 , 吕文焕就写了100多封信 , 力劝这些将领们投降 。 结果 , 那里的一大批将领相继投降 , 伯颜进军出奇顺利 。南宋是在宋理宗时由盛转衰的 , 当时出现了严重财政危机 , 士兵的待遇大不如前 , 经常“欠薪” 。 而贾似道利用外戚身份 , 执掌朝政20余年 , 期间多次打压那些对自己不恭顺的武将 。 如著名将领王坚曾经坚守钓鱼城 , 挫败和打死蒙哥汗 , 功劳很大 , 但他看不上贾似道的行为 , 结果 , 他的兵权被解除 , 然后调到京城 , 担任了一个闲散的官职 , 最后郁郁而终 。宋朝虽然是武将建立的 , 但重文轻武 , 对武将不信任贯 , 武将一直要受文官的挟制 , 地位低下 。 这种政策在和平时期虽然有利于国家安定 , 但会造成武将不满 , 在战争中降将剧增 , 缺点非常明显 。另外 , 蒙古大军战斗力世所罕见 , 一些南宋武将自知无法与之抗衡 , 为了自保和保证全城百姓的性命 , 只得开城投降 。但在降幡一片当中 , 蒙古大军始终保持良好的军纪 , 伯颜也没有被顺利局面冲昏头脑 。 南宋江州守将投降后 , 设宴款待伯颜 , 并精心挑选出两个美女 , 要当成礼物献给伯颜 。 伯颜大怒 , 说自己是“仁义之师” , 奉天子之命问罪于宋 , 绝不能被女色迷惑 。这么多人投降 , 忽必烈也有疑问 , 他问那些士兵投降的原因 。 那些人把责任归咎于贾似道 , 并陈述了理由 。 忽必烈听完后说 , 看来你们还不如贾似道 。 历史上 , 起码贾似道没有投降 。进入临安后 , 伯颜立即帖出安民榜 , 维持秩序 , 并下令封存了府库 , 规定所有将士不得擅自进城 , 有敢于抢掠的 , 一律军法处置 。 这些措施保护了南宋都城 , 但他毕竟是征服者 , 按照忽必烈指令 , 将南宋皇家所有象征政权的物品 , 全部清点装车 , 运送到元大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