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是什么意思

俗话说 , “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 , 是什么意思?俗话 , 通俗易懂且言简意赅 。 俗话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并加以改进的 ,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 流传至今的俗话 , 有一定的道理 。 俗话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 , 是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 指导着人们的生活 , 有些俗语历久弥新 , 至今仍受用 。 有一类俗语 , 是起到警示作用的 。“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是什么意思
“害人之心不可有 , 防人之心不可无” , 这句流传甚广的俗语 , 已经家喻户晓了 , 它来自于明代思想家洪应明的《菜根谭》 , 这句俗话的意思很明显了 , 告诫人们 , 做人要心地善良 , 在不去害人的前提之下 , 也不能盲目的去相信别人 , 善良不是愚昧也不是蠢 , 而是有底线的 。除此之外 , 类似的俗语 , 有“万丈深沟终有底 , 唯有人心不可测”、“知人知面不知心”、“太行之路能摧车 , 若比人心是坦途 。 巫山之水能覆舟 , 若比人心是安流” 。今天要讲的这句俗语 , 有着类似的意思 , 是警示着人们 , 需要防人 。 防人不是害人 , 也不是不信任 , 而是保护自己 , 古人注重自己的性命 , 也不是贪生怕死 , 而是为了自己的家人 , “身体发肤 , 受之父母 , 不敢毁伤 , 孝之始也 。 ”“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是什么意思
古往今来 , 不少英雄豪杰死于小人之手 ,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 正人君子做事光明磊落 , 而小人阴险毒辣 ,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 宁可得罪十个君子 , 也不得罪半个小人 , 正如范仲淹所说的 , 人的死 , 或重于泰山 , 或轻于鸿毛 , 死于小人之手 , 是古人所不齿的 , 枉费了一世英名 。俗话说:“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 , 到底几个意思?第一、一人不进庙“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是什么意思
一人不进庙 , 有两种说法 , 一种说法是一个人进了庙里 , 而不能确保庙里的安全 , 特别是对庙里的情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去投靠 , 很可能会被庙里的人 , 为了钱财而被杀人灭口 , 典型的例子 , 可以参考西游记中的观音禅院、水浒传中的瓦罐寺第二种说法 , 认为古代寺庙中 , 有很多珍贵的器皿 , 如果一个人进庙 , 庙里的东西丢了 , 你就便成了最大嫌疑人 。第二 , 二人不看井“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是什么意思
也是有两种可能 , 第一种是二人看井 , 很难防备另一个人为了名利或者其他 , 会趁着你在看井的时候 , 一把把你推入井中 。 另一种可能 , 当另一个人一不小心 , 失足掉落井中 , 而你同样是百口难辩 , 成为了最大嫌疑人 。第三、三人不抱树“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是什么意思
三人为何不抱树?这里的树 , 有两层含义 , 一是三人手牵着手环抱着一棵树木 , 假若其中两个人要害另一个人 , 他们紧拉着手不放 , 那么被害的一个人 , 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 。二是三个人抬着树木 , 同样是两个人联手要害另外一个人 , 三人才抬得起的木材 , 是很重的 , 被害的人站在中间 , 首尾两个人一松手 , 树木就可能把他压死 , 被害人站在首尾任意一端 , 中间的人只要往另一端移动 , 同样会压死被害人 。除了“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之外 , 还有一句叫“独坐莫凭栏” , 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欢迎评论交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