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聊中日之别—日本人缺什么?中国人又差在哪里?( 二 )

浅聊中日之别—日本人缺什么?中国人又差在哪里?
反过来 , 日本的社会 , 把“孝”和“忠”是颠倒过来的 , “忠”绝对是大于“孝”的 。 因为日本的整个国民不是基于血缘而是基于他们的一个集团、一个区域或者是一个领地、村庄 , 用现在的话讲叫社区 。这也就是说 , 我们中国人的关系是一种横向的基于血缘的关系 , 在日本则是一种纵向的基于他们集团的关系 。 因此 , 当你的“忠”大于“孝”的时候 , 意味着你要侍奉你的组织、你的集团、你的机构 , 一定是要尽“忠”的 , 而这种尽“忠”是要为他去死的、去献身的 , 是无条件的 。 所以 , 在日本的文化里是看不到 , 或者说根本不可能去欣赏隐士的 , 因为他们认为那是最大的不“忠” 。这也许能够说明为什么中日之间表面看来都是儒家的文化 , 实际上体现出来的却是大相径庭 。 换句话说 , 我们对待一个组织、对待质量的态度是不同的 , 背后所体现出来的 , 则是我们如何对待生活、对待规则乃至对待生命的大问题 。另外一点 , 就是我们中国人是一向重生安死的“人生观” , 强调的是生 , 不强调死 , 所谓“死者为大”在中国很少看到反而在日本很重视 。 中国人的死是要由生来评价的 , 即所谓是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 。 中国人注重的是如何“生” 。日本人实际上叫作“人死观” , 强调的是惜生崇死 , 珍惜生命、崇尚死亡、崇尚牺牲 。 也许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 , 海啸地震不断 , 多灾多难 , 所以他们认为生命就像那美丽绚烂的樱花一样 , 是短暂的 。 这就使他们对人生充满了另一种思维 , 那就是珍惜当下 。 这种“人死观”就意味着他们把做任何一件事都当作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来做 。 所以他们做任何事都非常认真 , 绝不留任何的遗憾 。 这种执着和认真的态度 , 也促使他们对待质量必须要用工匠的思维去做 。浅聊中日之别—日本人缺什么?中国人又差在哪里?
但有一本书 , 叫《日本新论——墨家学说与东瀛文化》 。 它的核心意思是说 , 日本从中国学了很多文化 , 但是它继承的不是儒家文化 , 而是在中国已经基本消失的墨家文化 。比如儒家讲究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但日本人就完全不接受 。 日本天皇是万世一系 。 上面说的儒家最强调的仁、孝 , 日本人也没有学 。 所以有日本人这么说:“中国的儒学到了日本就跳海自尽了” 。但墨家的思想却与日本人很贴合 。 比如中国的儒家是很讲究享受生活的 。 但是墨家呢?就特别讲究节俭 , 吃穿住用都很简单 。 有一个成语 , 叫摩顶放踵 , 就是说墨家的 , 意思是从头到脚都被生活磨伤了 , 也不辞劳苦 。 是一种苦行僧的生活形态 。 而日本人的生活 , 就有一种极简的风格 , 前几年 ,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不是还写了一本叫《断舍离》的书吗 。 就拿吃饭来说 , 和中餐的花样繁多比起来 , 日餐其实是非常单调的 。 中国人讲究请客吃饭要剩菜(现在也强调光盘行动了) , 而日本人就完全没有这种习气 , 餐后很少剩下食物 。浅聊中日之别—日本人缺什么?中国人又差在哪里?
再比如说 , 儒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 。 但是墨家则主张“尊天事鬼” 。 在“鬼”的问题上 , 日本人的看法确实和中国人差距很大 。 在中国 , 鬼的形象通常很可怕 。 而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呢?“鬼”这个字充满褒义 , 有“强大、令人敬畏”的意思 。 比如“鬼才”这个词 , 就是从日本传来的 , 它在日本是最高级别的表扬 , 是说这人不但才华横溢 , 而且活力充沛 。浅聊中日之别—日本人缺什么?中国人又差在哪里?
儒家还是比较讲究个人独立精神的 , 并没有什么严格的组织 。 但是墨家一开始就有严密的组织形式 , 有点早期的江湖帮会的意思 。 墨家的首领叫“巨子” , 墨家弟子在各国当了官 , 拿了俸禄和薪水 , 也必须奉献给团体 。 日本人后来的集体主义精神 , 发展到后来的军国主义 , 是不是有点墨家团体极端化的意思?虽然有些牵强附会 , 但给各位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也不错 , 是吧?说来说去 , 我们还是要聊聊 , 中国人缺什么 , 日本人缺什么 。中国人缺少的是高标准和精确性 , 所以无法提供优质的服务美国传教士亚瑟·史密斯与曾国藩在同一时期的中国生活 , 他写过一本书叫《中国人的弱点》,写到他对当时中国人的观察 , 其中一个强烈的特点是缺乏精确性 , 中国的“一串钱”永远不可能是预想的一百文 , 陕西省是八十三文 , 直隶是三十三文 。 (对比现状 , 我们能想到什么?---抽纸!)“这给诚实的人带来无穷的烦恼” , “分布在城市边的几个村子 , 跟城市相距一到六里 , 但每个村子都叫三里屯” 。浅聊中日之别—日本人缺什么?中国人又差在哪里?
亚瑟·史密斯的话生动的描绘出中国人的特质——不求精确 。 中国人做菜永远是“少许盐、少许料酒” 。另外 , 中国人对于追求高标准 , 有时候也是不逼到南墙不低头 。 以前的文章中我讲过中国人去日本疯狂扫货的智能马桶盖 , 其实生产于浙江的一家企业 , 中国企业不是做不到高标准 , 而是为了成本经常放弃高标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