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志愿军报务员章成志:“在朝鲜四年,我一直住地窨里”
10月28日报道 (文/包昱涵)
1951年 , 章成志和成千上万热血青年一样 , 响应国家的号召参军入伍 , 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四师的一名报务员 。炮火纷飞中 , 他不顾生死抢送机要电报;昏黄地窨里 , 他满身生癞仍在电台旁坚守;重伤才愈时 , 他马上重返岗位毫无怨言……对章成志而言 , 抗美援朝的经历是艰难岁月 , 更是人生磨炼 。
随叫随应的“地下”工作者
1950年 , 18岁的章成志刚刚中学毕业就应征入伍 。怀揣着满腔热血 , 章成志被分配到位于辽宁抚顺市望花区的东北军区学习中英文收发电报 。1951年 , 因前线报务人员紧缺 , 章成志提前毕业 , 并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报务员的身份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 。
“进入朝鲜的当晚 , 我才真正反应过来自己这是上前线了 。路边的道沟里尽是被炸毁的汽车和嚎哭的百姓 。那一刻 , 说不害怕是假的 。”但章成志不允许自己慌神 , 他很快调整了心态 , “参军就是为了保家卫国 , 我肯定得挺住” 。
到达部队驻地后 , 章成志马上投入工作 , 成了一名随叫随应的“地下”工作者 。“为了躲避敌机炮火 , 我们的电台都设置在地窨子里 。”也正因如此 , 章成志在朝鲜的工作几乎全是在“地下”完成 。地窨子里冬天阴冷难耐 , 夏天又闷热潮湿 , 时间久了 , 章成志手上、身上都起了癞子 , 奇痒无比 。“其实如果能烤烤火 , 癞子就能缓解一些 。但怕生火引来敌机 , 我们就只能靠忍 。”
部队里报务人员紧缺 , 电台又离不开人 , 章成志他们几乎就在地窨子里扎下了根 。“我们就是首长的耳目 , 必须保证收发报及时准确 。”饿了就吃点压缩饼干 , 用凉水往下冲;困了就直接和衣睡在地上 , 捡点地上的稻草当被子盖 。“在朝鲜四年 , 我就没住过房子 , 一直都在地窨子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章成志旧照(受访者供图)
“机关炮在身侧打出一溜黑印”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 总有和死神擦肩的时刻 , 章成志也不例外 。
1952年春节前的一天 , 章成志正准备前往机要科送出一份加急电报 , 就遭遇了敌机攻击 。“我刚出地窨子也就100米 , 突然不知道从哪儿飞过来一架飞机 , 掀起好大的风 , 我一回头 , 连飞行员的脸都看得清清楚楚 。”敌机完全不给章成志反应的时间 , 机关炮猛烈地冲他扫射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 , 章成志一个打滚躲到了一边 , 等他再侧头看向身边的雪地时 , 只见炮火在上面留下了一道长长的黑印 , 周围还散落着一堆炮壳子 。
【中国人民志愿军|志愿军报务员章成志:“在朝鲜四年,我一直住地窨里”】战场不给人害怕的时间 。春节后 , 章成志所在的团部又接连遭遇敌机轰炸 。“那都是‘重磅炸弹’ , 落地后直接往地里钻 , 我们在地窨子里都能听见它发出的尖锐叫声 。”每当这种时刻 , 章成志都会握紧身上仅有的4颗手榴弹 。“我们没有配枪 , 万一炸弹过后敌人也跟着落地 , 我们就拿手榴弹拼 。”
章成志没有想到的是 , 当炸弹真的落在身边时 , 他完全没有“抵抗”的时间 。1952年7月 , 为了缓解身上的癞疥 , 章成志在领导的准许下 , 在师部驻扎的山下搭了个简易的棚子 , 把电台从地下搬到了地上 。结果刚下山一天 , 就遭到了敌机的轰炸 。“打下来的都是杀伤弹 , 我想抱着机器钻到桌子底下去 , 都没来得及 。”章成志眼睁睁地看着摇机员被炸死在自己身边 , 而他也被炸成骶骨粉碎性挫伤 。
这次重伤过后 , 章成志被授予了三等功 , 并鉴定为二等乙级伤残 。
推荐阅读
- 战俘|这群美国战俘,为何会选择成为中国人民的朋友?
- 志愿军|吓破敌胆!志愿军一人俘获63名俘虏用的一杆什么样的枪?
- 志愿军|“19天生产10万把军镐”
- 冲锋枪|志愿军吓破敌胆的“战力倍增器”
- 50式冲锋枪|志愿军近战夜战的利器:国产50式冲锋枪
- 坦克|“万岁军”的功勋炮
- 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创作只用了半个小时 让整个民族一起沸腾
- 中国人民志愿军|“祝你们继续胜利!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
- 参军|志愿军老战士朱法印:“心里没有怕,只想着消灭敌人”
- 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白清林:“不管啥样的敌人来,咱都敢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