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朗读者》第三季:在“一平方米”里听到世界的回声( 二 )


文章图片
除了仔细聆听自我的“回声”,直播中更有许多普通人的“群响”,不仅有基层公务员罗颂华带来的原创诗歌《76天的等待》,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生胡轶朗诵的《给孩子的诗》,还有大学生、退休干警、消防员、医护人员等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走进朗读亭。72小时内容在央视频、央视新闻客户端、腾讯视频、B站等各个平台累计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1573.6万,切条短视频播放量达6109.5万,节目微博话题阅读量也达到8.2亿。 回声|《朗读者》第三季:在“一平方米”里听到世界的回声
文章图片
节目在创作上的升级,恰恰折射出了这类优质文化节目盛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人们有对现实生活最基本的困惑,也有对情感哲思最核心的需求。通过节目的示范,在寻求一种自我认同的同时,也被鼓励向世界积极迈出新的一步。正如《朗读者》第三季先导片中有这样一句话,“走过困境,迎来希望;走过沉睡,迎来苏醒;走过分隔,迎来拥抱;走过摧折,迎来挺立;一直走,总会有光。”在平静波澜中“创新”,文化类节目要集聚力量在前两季节目中一般只出现在开头的五分钟,“朗读亭”以更具规模化的态势走进大众意味着什么?于行业而言,文化类节目发展到今天,《朗读者》似乎在每个阶段都处于引领创新的角色。从演播室到朗读亭,从节目到直播,从室内到户外,再加上未来将要推出的半纪录式户外文化类节目《一万公里》,带领观众走出演播室,走向城镇、乡村,奔向中国的各个角落,聆听故事,解读乡愁,去实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朗读者》在时间和空间上做了最大程度的扩展,其所做的努力都有开创性的价值。于社会而言,《朗读者》通过某种独特的视角实现对世界的记录,并成为再现真实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这一平方米内,我们通过声音听到与看到凛冽冬日中曾发生的种种温暖,是时代风雪之上最坚定的信念。于是,节目的服务性和引领性被不断放大,既能在不同屏幕端口满足人们获取故事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引导大众提高自己对文学、时事或根本价值观上的判断能力和审美水平。 回声|《朗读者》第三季:在“一平方米”里听到世界的回声
文章图片
相较于其他文化类节目更显繁杂的节目模式,在各种戏剧、歌舞、游戏中试图嫁接传统文化与流行,《朗读者》反而越做越简单了。从这个角度看去,《朗读者》对“朗读”这一具体形式的深度关注,才成就了“一花一世界”的美好精神花园。也正是这样,我们也发现了文化类节目新一维度的思索——我们可以用某一种媒介实现对最普通人的观察和捕捉,也真的可以在最简单的行为中发掘出最闪光你我,让世界感受到更足量的温暖,这便是“朗读”这个IP不断变化,但离社会现实越来越近的原因。在平静中见波澜,在平凡中显深刻。当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走进这“一平方米”的朗读亭,当我们因为看了这些朗读和对话后也开始慢慢寻找自我与世界的新连接时,《朗读者》的社会意义得到进一步凸显,使其形态上又不仅停留在直播中,这些影像、声音和故事都能够重新组合,成为有价值的知识或情感片段,让文化节目也能多元参与社会进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