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中国|中国四川民居建筑的特点有哪些?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中国四川民居建筑的特点有哪些?
四川 , 简称川或蜀 ,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 , 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 , 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 。 其间设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 , 后来简称“四川” , 四川由此得名 。
四川在距今25000年前开始出现人类文明 , 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了以宝墩文化、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古蜀文明 。 古蜀文明与华夏文明、良渚文明并称为中国上古三大文明 。
人们常说:“衣食住行” , “住”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 民居既是民俗的体现又是经济的反映 , 各地民居的形式有很大的差别 , 四川其民居形式确有许多与其他地区不同之处 。
四川省境内河川纵横 , 长江在三峡以上称川江 , 自宜宾以上又称金沙江 , 自西北青藏高原而来 , 从西至东横穿盆地南部 , 雅砻江、岷江、沱江、嘉陵江、渠江、乌江、涪江等十余条支干流 , 注入长江 , 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 又兼舟揖交通之便 。 成都平原因有都江堰灌溉之便利 , 自古号称“天府之国” , 富庶甲于天下 。
本文插图
全川地理特征丰富多样 , 平原丘陵、山地高原、草地湖泊等兼而有之 , 名山大川精彩纷呈 , 自然景观中外称誉 。 峨眉天下秀 , 青城天下幽 , 夔门天下险 , 剑门天下雄 , 九寨天下奇 , 都堪称世界一流风景大观 , 巴山蜀水 , 地灵人杰 , 成为四川山地民居多彩衬映的底景和生长的根基 。
四川民居作为古代巴蜀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 , 在独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 , 其风格极富地方特色 , 自成体系 。 但在悠久的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中 , 又与外界各地有着丰富的文化交流 , 特别是伴随着历史上的人口迁徒和王朝兴衰更替 , 反映在民居建筑文化上又表现出与中原及其他地区建筑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多样性特征 。
川内人口密集 , 城镇乡场众多 , 汉族民居的分布从聚落形态角度论可划分为三种方式 , 一是县城以上的城镇民居 , 二是区乡以下的乡场民居 , 三是广大农村民居 。 前两类为街坊聚居式 , 后一类为自由散居式 。
四川山地民居 , 即使是院落天井封闭的外观 , 因多数采用穿斗木构架体系、仍表现出轻盈灵巧素雅的风格 。 屋顶多为出檐较大的悬山式 , 小青瓦覆盖 , 歇山式屋顶使用较少 。 墙面多为竹编夹泥墙套白 , 与深棕色的木构架形成强烈而有趣的对比 。 墙面也有采用木板壁的 , 素面罩油 , 十分朴素 。 屋面桃檐深远 , 常出挑—至二个步架 , 达一米或一米五以上 。
本文插图
出挑方式多用单挑和双挑 , 个别甚至达三挑的 。 有的是出挑加挑斗童柱 , 有的出挑加撑弓 。 出挑花样做法颇多 , 常常成为外观别致的形象 。 山面除了宽大挑檐外 , 有的还加眉檐以防风雨侵蚀墙面 , 或添建偏厦 , 使外观造型活泼生动 。 因此 , 悬山顶、小青瓦、穿斗架、夹泥墙、大出挑等手法是四川民居常见的造型特色 。
在川北一带 , 由于受陕南民尼影响 , 民居多以厚实土墙围合院落 , 而房屋山面又突出于土墙之上 , 暴露出木构架和悬山顶 , 既活跃又稳实 , 兼具川陕混合风格特征 。 在场镇联排式民居中 , 街道双侧出大檐廊 , 形成“廊坊式”或“骑楼式”外观 。
封火墙的使用也是川中民居一大造型特色 , 常采用三滴水或五滴水的硬山马头墙形式 , 也有少数做成弧形的“猫拱背”式样 。 多用空斗子墙 , 檐部脊瑞起翘尖 , 十分美观 。 在联列式民居街坊中一段段封火墙形成极富韵律的街景 。 一般的乡村民居 , 三五户形成院落组合 , 多不设围墙 , 与周围环境相融 , 房屋高低前后错落 , 不同方向的庭院或天井使环境空间亲切而富于变化 。
推荐阅读
- 四川省|奇怪的死法,四川钓友夜钓烧火取暖把自己烧死,冬季不要单独夜钓
- 招聘|2022中国人民银行招聘考试:专业大类怎么分?哪些专业可以报?
- 教师|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前景
- |中国职业拳击迎最重要一战!中国一哥挑战大牌拳王,已创造历史
- 国企|你想要成为中国烟草的员工吗?三类学生优势更大,应届生别错过
- 空军|中国社保卡有新用处,英国小哥拿它“钓鱼”,没想到对方信以为真
- 中国文化|收下这份新春好物清单,悦迎“虎”年
- 成都|中国第三个路易威登之家今日亮相成都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录用名单已出炉!中石油总部公布名单信息,网友:名校的重要性
- 英媒|英媒:中国95后爱买“国潮”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