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新论】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主线,加快生态校园建设( 二 )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教育对社会发展起着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 。 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宏大历史任务面前 , 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任务:培养人才、传播理念、科技创新、示范引领 。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 需要几代人的持续努力 。 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 培养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 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对人类生存与发展这一宏观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 使他们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设计者、建设者和传承者 。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具有广泛意义的社会活动 , 需要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 。 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传播基地 , 借助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 , 将先进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行为习惯向社会广泛宣传 , 影响每一个家庭及社会群体 , 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浓郁的社会舆论氛围 。
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 需要不断推出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 。 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验室和成果推广中心 , 紧密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 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 , 提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方案、途径和工具 , 在研究的过程中 , 深化师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 从理论上提升认知水平 , 把解决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作为责任和担当 。
生态文明建设要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和认同 , 需要把深奥的理论变成现实中亟待解决或正在解决的问题 , 以此唤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 各级各类学校应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示范基地和展示窗口 , 在校园环境、教学设施、课程体系、校园文化、学生评价标准等方面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理念 , 体现设施设备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 提高学生良好品德培养的显示度和积极效果 , 为全社会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发挥引领作用 。
努力促进生态文明教育与生态校园建设的紧密结合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中提出:“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 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 , 鼓励学校开发生态文明相关课程 , 加强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与世情教育 , 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 。 广泛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 , 深化节水、节电、节粮教育 , 引导学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 树立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 , 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知识和能力 , 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 引领社会绿色风尚 。 ”
生态校园是对师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载体 。 按照国家的总体要求 , 我们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生态校园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 深入探讨、积极实践 , 努力做到几个结合 。
第一 , 生态校园建设要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相结合 。
青少年时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 他们所接触到的新理念、新知识、新风尚、新事物数量多 , 速度快 , 印象深刻 。 生态校园建设的总体设计要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 把“生态”与德育紧密结合 , 在环境设置中突出主题元素 , 把政治概念转化成生动有物的学习、活动场景 , 使学生置身于其中 , 在物质环境体验中受到启发 , 在主动思考中逐渐形成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保护自然 , 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的自觉意识 。
第二 , 生态校园建设要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相结合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 包括思想文化、风俗文化、戏曲艺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传统建筑等 , 包罗万象 。 生态校园建设要注意根据学校所处区域的历史文化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 有针对性地撷取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纳入整体规划 。 力求在总体布局中突出“和合相生 , 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观 , 主题指向明确 , 逻辑关系清晰 , 表现形式活泼有趣 , 符合学生思维特点 。 特别要避免过于将文化元素简单堆砌而出现“散、乱、杂”的问题 , 从而影响文化育人的系统性 。
第三、生态校园建设要与培养学生生态行为习惯相结合 。
学生是校园一切活动的主体 , 校园是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的必备空间 , 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 生态校园建设要紧紧围绕“生命、生活、生态”的教育主题 , 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生态行为习惯为目标进行精心设计 。 在认知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碳生活、尊重他人、热爱劳动等多个方面 , 通过建筑物的合理设计和环境布置 ,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影响 。 还应该注意教室环境的建设 , 通过增加生态文明教育的元素 , 增强学生生态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常态性 , 形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内在动力 。
第四、生态校园建设要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 。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 , 课程教学的过程是彰显办学特色的过程 。 在生态校园建设中 , 要统筹考虑、充分利用已有生态资源和新增生态资源 , 紧扣“生态”这一核心主题 , 广泛融入学科教学知识 , 将课程教学范围向“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安全、生态文化、生态国际比较”等领域扩展 , 努力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 形成师生参与、人人学习、教学互动、生动活泼的生态教育机制 , 丰富实践育人的途径 , 培养学校生态文化 , 增强生态环境育人的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