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废除的阵痛:乡村学子为何成了牺牲品?
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1905年9月2日 , 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 随着“废除科举”这一诏令的下达 , 中国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 , 就像美国社会学专家罗兹曼在其著作《中国的现代化》中写的那样 , “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 。 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 ”但是 , 对于当时的民众而言 , 他们如同雾里看花般看不清这件事所能带来的影响 , 就连严复都说 , “废除科举是我国数千年以来的大事 , 其重要性不亚于以往废封建、开阡陌 , 至于它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和影响 , 绝对不是我这种才疏学浅的人敢随便评论的 。 ”
严复(1854-1921) , 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 言其重要, 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 开阡陌 。 造因如此, 结果何如, 非吾党浅学微识者所敢妄道 。 ——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教育向来是国家大事 , 科举制废除所带来的影响也绝非一个“分水岭”那么简单 , 百年之后 , 我们比严复更能看清那个转折的时代 , 进而我们可以发现 , 在科举废除的背后 , 是无数乡村学子命运的悲痛转折 。从隋唐到晚清 , 历经1300多年发展的科举体制显然已经十分完备成熟 , 其自身也展现出三个十分鲜明的特点 。
唐太宗画像第一 , 与政治体制挂钩 。 从创立伊始 , 科举制就为唐朝挖掘了大量的人才 , 以至于唐太宗望着城下学子时不禁感叹“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 , 明朝英宗之后 , 更是讲究“非进士不进翰林 , 非翰林不入内阁” , 发展至后期 , 科举则成为了国家高级官员的必经之路 。 对民间学子而言 , 科举是一条通往仕途的上升通道 , 对国家统治者而言 , 科举是选才选官的重要方式 , 就在这样的双向互动中 , 科举制延续并发展了上千年 。第二 , 考试内容固定、科目相对较少 。 明清时期 , 科举考试的内容已经脱离不开《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 , 相比于现代教育体系 , 其考试科目与内容明显较少 。
第三 , 官方教育机构较少 , 民间教育机构极多 。 明清两朝自身显示出“小政府主义”的一些特点 , 比如强调国家不与民间夺利、国家财政较少等 , 这些特点也同样体现到教育方面 。 在当时 , 民间私塾并起 , 反而是由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较少 。在这三个特点的作用之下 , 当时的社会出现了两种现象 。
四书五经相当于明清学子的“统一教材”第一 , 民间学子极多 。 科举考试所要考察的科目较少 , 学子们所需要购置的学习资料也仅限于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 , 这也就意味着参加科举考试的门槛并不高 , 与此同时 , 科举成功所能带来的利益是极大的 , 就像科举制度废除当年 , 《中外日报》上报道的那样 , “中国的普通百姓向来并不富裕 , 但是奇怪的是 , 其中识字的人却一直都有一些 ,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习的成本低 , 对于读书的人 , 他们只需要买一些儒家经典和笔墨纸砚 , 就可以用一辈子 , 成本不过十金 , 这就是用最小的成本 , 去谋求最大的利益 , 因此无论在哪 , 中国都有很多的读书人” 。中国之民素贫 , 而其识字之人所以尚不至绝无仅有者 , 则以读书之值之廉也 。 考试之法 , 人蓄 《四书合讲》、《诗韵》 并房行墨卷等数种 ,即可终身以之 , 由是而作状元宰相不难 。 计其本 , 十金而已 。 以至少之数而挟至奢之望 , 故读书者多也 。 ——《中外日报》
《中外日报》 , 原名《时务日报》第二 , 官方教育机构获利少 , 民间私塾获利多 。 由于官方的低投入 , 其所能得到的利润也极其微小 , 相比之下 , 民间私塾数量众多 , 其利润也十分可观 , 甚至可以达到“乡间书塾 , 每省辄盈千万”的程度 。这两大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事实 , 即中国古代乡村地区的学子可以持续保持一定的数量和水平 。 第一 , 科举成功获利大 , 直接刺激着在社会底层挣扎着的普通百姓借此手段实现阶级跨越 , 因此会有为数众多的人选择读书学习 。 第二 , 即便最终没能通过科举走上仕途 , 那些失败的考生仍然可以回到乡村做私塾先生 , 养活自己 , 这也减轻了他们读书学习时的心理负担 。
1905年的北京街头但是 , 科举制的废除改变了这一切 。1905年教育改革中 , 取代科举制的是新式教育 。 所谓的“新”体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教育内容 , 二是教育方式 。在科举制中 , 学习内容局限于儒家经典 , 而这一切一般只需要一位老师即可 , 但是 , 在新式教育中 , 教育内容极大丰富 , 国文、算术、美术、音乐、体育、修身 , 几乎每一门都需要一位专门的老师 , 教师工资这方面的支出成本瞬间翻倍 , 外加上科学器材等贵重物品的采购 , 新式学堂的创办成本比科举制下的私塾不知要高多少倍 。
推荐阅读
- 全域|乡村换新貌 百姓笑开颜——甘肃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见闻
- 歌者:高加索乡村三个女孩民歌弹唱
- 乡村的衰败已经无可避免
- 三五|描绘乡村文明的美丽画卷(文明的力量)
- 乡村建设|文明村镇,聚起乡村“精气神”
- 密码|【地评线】桂声网评:“红手印”解开乡村嬗变“密码”
- 甘肃|甘肃省打造乡村旅游扶贫“重头戏”
- 文化扶贫|【文化扶贫在行动·湖南篇】红色旅游改变沙洲 乡村振兴在路上
- 拯救了英国的“花园闲暇楼”
- 乡土与旅游相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