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仁礼|很难跟弥陀感应道交,净界法师:以自我为中心

【天道仁礼|很难跟弥陀感应道交,净界法师:以自我为中心】净界法师:以自我为中心 , 很难跟弥陀感应道交
禅观是把心带回家;那么净土的人 , 是从家里面再重新出发 , 往净土方向走去 。 一个是把心带回家 , 一个是重新出发 。 我们看净土的功德利益 , 有两种:一个是现世的安乐 , 一个是来世的解脱 。 看第一段的经文:【若众生心 , 忆佛念佛 , 现前当来 , 必定见佛 , 去佛不远 , 不假方便 , 自得心开 。 如染香人 , 身有香气 , 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 】澫益大师说 , 这段的经文等于是说出了整个净土宗最重要的心地法门 , 都在这里面 。 若众生心 , 这个众生当然指的是我们这种生死罪恶凡夫 , 我们这念心夹带了无量无边的烦恼 , 无量无边的罪业 。 但是没关系 , 你不要执着它 , 我们讲过 , 不要跟它走在一起 , 跟它保持距离 , 让它慢慢地沉淀下来 。 一个有志于求生净土的人 , 你一定要跟你的烦恼的心、罪业的心保持距离 , 不要再随顺它了 , 心常觉照 , 不随妄转 。 然后呢 , 在无住的基础之下做两件事——忆佛、念佛 。 我们先讲念佛 。 念佛是一种止——安住的一种念力 , 当然这个佛号在念佛当中 , 它主要是靠音声来摄持我们这念心 , 就是你要“一句弥陀念诵听” , 你在心中要产生一个归依的心念 , 然后透过嘴巴的读诵来创造音声 , 最后你再听回去 。 所以打佛七也好 , 打佛三也好 , 刚开始你只有做一件事情——听你的音声 , 你的心就跟着你的音声走 。 对了 , 你每一个动作都要听到你的音声 , 这个就是念佛 , 把心安住在你的佛号的音声 。 所以在整个打佛七当中 , 刚开始你就是创造一个音声 , 然后把你的生命投进去 。 念到最后你身心世界不存在 , 只有一句佛号 , 法界一声 。 这个念佛主要是一种安住的止 , 那么忆佛这个是关键了 , 就是平常的观照 。 我们平常除了念佛以外 , 要不断地忆念弥陀的功德 , 当然弥陀的本愿功德了 。 忆念弥陀本愿功德 , 这个地方善导大师讲得就很清楚了 。 善导大师在讲四十八愿的时候 , 他讲到往生的三资粮:至心信乐 , 欲生我国 , 乃至十念 。 善导大师把这个至心信乐有详细的发挥 。 那么至心信乐在整个善导大师的开示当中 , 他解释成为“顺从本愿” , 就是我们一个罪恶凡夫 , 你时时刻刻每一个念头要归顺在弥陀本愿的座下 。 比方说 , 你必须把你生命的功德 , 我为什么能够创造善业?我为什么能够拜佛?你要不断地观想这是阿弥陀佛本愿的摄受 。 你为什么能够有今生的福报?你也要观想这是弥陀本愿的摄受 。 我们在往生净土的人 , 避免去思考自我意识 , 诶 , 我自己有这个善业 , 那就完了 。 那你就是活在自我意识嘛!那你这个叫顺从本愿?不是 。 你顺从自己 , 顺从自我嘛!那表示你还有力量来面对生命嘛!那你这个算是什么一心归命通身靠倒?那个三岁的小孩子他没办法站 , 整个身体靠在阿弥陀佛的身上 。 所以忆佛的意思就是 , 你不断地忆佛 , 你的心跟佛的心是永远同在一起的 。 我现在为什么还能够走路?因为弥陀的本愿摄受 。 为什么我能够拜佛呢?答案只有一个:是阿弥陀佛本愿对我的摄受 。 所以印光大师说 , 你必须要即众生心 , 投大觉海 , 你必须要把你的身心世界全部地、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弥陀的本愿功德海当中 , 这样子叫作顺从本愿 。 善导大师讲出一个标准:你如果认为你业障深重 , 你不能往生——抗拒本愿!你还活在自我意识 , 表示你没有完全投入到大觉海 。 你认为你福报不够 , 不能往生——抗拒本愿!你没有真正地忆念佛陀 。 所以这个忆念这个忆字 , 要以善导大师的解释 , 就是有顺从的意思 , 顺从 。 你必须把你的身心世界毫无保留地跟弥陀的本愿结合在一起 , 而且是你平常就要有这种心态 。 所以我们这样子讲 , 我们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心要能够心心相印、感应道交 , 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自我意识是非常可怕的 。 我们捏造一个自我 , 然后以自我为中心 , 那你很难跟弥陀感应道交 , 因为你活在自我意识当中 。 所以禅观它要破的就是帮你扫除这个障碍 , 这个五蕴身心 , 照见五蕴皆空 , 我空法空 。 五蕴里面它只是一个因缘和合虚妄有生 , 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 一个暂时的水泡、暂时的假相 , 没有真实的自我 , 你很容易顺从本愿 。 修般若法门的人 , 要我们顺从本愿非常简单 ,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身心没有一个常一主宰的我 。 所以我们在念佛的当中 , 除了你一个佛号以外 , 你的归依的心、一心归命的心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