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独家专访李雪琴:除了雪国列车CP,脱口秀大赛后的她驶向何方

《脱口秀大会》第三季决赛上线的前一天,李雪琴在杭州准备一场带货直播。
这原本是一场选品介绍会,可现场没有PPT,与会者手上也没有文档,只能看着几个人轮换着,随机挑选产品进行介绍,并不顺畅的流程里,穿插着主办方领导对产品的个人见解,此时距离第二天的直播不到24小时了,而直播的流程还没有出来。
李雪琴有点烦躁。
最后一期《脱口秀大会》就要播了,她为此写了一篇微博长文,要点有两个,一个是坦承决赛没有表现好,再一个是总结自己在《脱口秀大会》的整体表现还行,因为担心写出来被骂,她请老板谢哥帮忙看看,结果意见更多,李雪琴更不知道如何取舍了,公司的另一个合伙人凡姐安抚她,不用吸纳所有意见,李雪琴更急了:“但我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啊!”
 李雪琴|独家专访李雪琴:除了雪国列车CP,脱口秀大赛后的她驶向何方
文章图片
截图自李雪琴微博
一天的行程结束之后,主办方留李雪琴团队吃饭,老板谢哥婉拒:“帮我们跟领导解释一下吧,今天《脱口秀大会》决赛,我们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有机会再聚。”
李雪琴站在谢哥的左后方,向人家鞠了个九十度的躬。
我们在路边站了七八分钟,坐进了一辆快车。南方的秋天阴凉,车里气压低,我问李雪琴:“你们天天都是这么愁眉苦脸的吗?”李雪琴用力地点了点头。
李雪琴靠在车座上,听到我说约好了第二天十点见面,她感觉起不来,懒懒地说:“不想接受采访了。”但第二天早上十点,我们还是准时在酒店相见了,李雪琴收拾好了房间,给自己化好了妆,她双腿盘坐在沙发上,抱着靠枕,跟我们聊了聊。
 李雪琴|独家专访李雪琴:除了雪国列车CP,脱口秀大赛后的她驶向何方
文章图片
当时,#李雪琴发长文#词条占据热搜第一位超过12小时,阅读量超过了5亿。
尽管李雪琴本人还有着素人的不设防,但这出圈的讨论度以及《脱口秀大会》第五名的艺能盖章,说明李雪琴除了短视频还有很多可能,接下来,她会怎么走?
从李雪琴个人层面上来说,除了短视频,脱口秀也已成为她的工作内容之一,此外,她正在接触其他的语言类节目,还会录制一首电音单曲。而作为创业者的李雪琴,手上还开展了两条线——一是挖掘沈阳有意思的人,组成具有当地特色的MCN机构;二是自制二三十分钟的迷你剧或是聊天节目。
不过,也许更多人关心的是李雪琴和王建国有没有在一起。
“没有。”李雪琴说。
 李雪琴|独家专访李雪琴:除了雪国列车CP,脱口秀大赛后的她驶向何方
文章图片
王建国、李雪琴
下来大堂接我们的是老板谢哥。去年,李雪琴为《GQ》写过专栏《李雪琴和她的朋友们》,第一篇文章的主人公老谢,就是李雪琴当时的室友,也是李雪琴现在的老板谢哥。
让我们先来说说李雪琴和老板谢哥的故事。
这两个人是在互联网上认识的,他们都是博主,李雪琴还没火,谢哥还在讲欧洲史。有一次,李雪琴直播,谢哥喝多了,给她刷了很多礼物(谢哥:其实就1000多块钱),才几万粉丝的李雪琴“没见过那么多钱,觉得这是个大老板”,就主动加了这个人的微信。
两个挺虎的辽宁人在北京见了面,谢哥说,我请你去英国拍一个片子,李雪琴说,去。他们在英国经历了拍片子的奔波,又丢过手机,在异国他乡,很快建立了深厚的信任。
乍一听像是女主播和土大款的爱情,但故事后来的走向是,回到北京之后,两个都想在北京工作的人,合租了一套三居室。
 李雪琴|独家专访李雪琴:除了雪国列车CP,脱口秀大赛后的她驶向何方
文章图片
李雪琴和谢哥
李雪琴本科就读于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从纽约大学退学回到北京,她所有的朋友都是做传媒的,于是也就跟着朋友做节目,但因为不太合适,后来渐渐也就不做了。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李雪琴路过清华大学门口,即兴录了一则视频:“吴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来到了清华大学,看,这是清华大学的校门,多白。”这则视频让李雪琴粉丝数涨到了100多万。后来吴亦凡也录视频回应她:“李雪琴,你好,我是吴亦凡,别管我在哪,你看这灯,多亮。”
吴亦凡的回应将李雪琴送上了热搜,也标志着她的正式出圈。
 李雪琴|独家专访李雪琴:除了雪国列车CP,脱口秀大赛后的她驶向何方
文章图片
截图自微博
有一天,一个天使投资人找到李雪琴,问她要不要做点什么,李雪琴跟室友谢哥商量,两人拉上凡姐成立了“北京十斤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20年3月,李雪琴找到谢哥商量,打算离开北京。
“这是一个非常无聊的城市,所有人压力都很大,我是在北京有朋友,可是朋友们都十点才下班,没有什么意义了,奶茶也关门了。”
“所以北京这个城市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想要长久留下的,有相当多的人就是想在北京挣点钱,然后会去另一个城市生活。我想着我为啥要等到挣完了钱再去另一个城市生活,我在北京熬到啥时候,还不如我就回到沈阳。”
刚开始谢哥并不同意,李雪琴劝他,沈阳人才也很多,人力成本相对较低,还跟他提起,当时一群都在做传媒的朋友,也把工作重心挪到了沈阳,而且东北也很难见到特别成体系成规模的传媒公司,谢哥听完,认为沈阳还是可发展的,最终同意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