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用集装箱吊具的优化设计( 二 )


2.2.1 前后方向倾角计算
1) 原吊具吊装时倾角计算图6 为专用集装箱吊装尺寸示意图 。
图6 专用集装箱吊装尺寸示意图
忽略吊具质量影响 , 原吊具起吊后倾斜角度α 1 计算为
|专用集装箱吊具的优化设计
本文插图

式中:a 为吊钩至吊架与垂直吊索上方连接点距离;c 为集装箱质心与垂直吊索下连接点的垂向投影距;x为集装箱实际质心与理论质心沿前后方向的偏差 。
2) 新吊具吊装时倾角计算
|专用集装箱吊具的优化设计
本文插图

图7 为新吊具吊装尺寸示意图 。
忽略吊具质量影响 , 参照图7 , 新吊具货物起吊后前后方向倾斜角度α 2 计算为
|专用集装箱吊具的优化设计
本文插图

式中:d 为下吊索上、下连接点垂向投影距离 , c为集装箱质心距吊索下连接点的垂向投影距离 , x 为集装箱实际质心与理论质心沿前后方向的偏差 。

|专用集装箱吊具的优化设计
本文插图

1. 上吊索 2. 下吊索 3. 箱体
图7 新吊具吊装尺寸示意图(侧向)
将某集装箱参数代入 , 求得原吊具不同箱体质心偏差下吊装倾角α 1 。 取d = 2 900 , c = 1 100 , 计算求得新吊具不同箱体质心偏差下吊装倾角α 2 。 两种吊具吊装倾角计算结果见表1 。 经对比分析 , 新吊装方式箱体倾角约为原吊装方式倾角的40% 。
表1 吊装倾斜计算结果
|专用集装箱吊具的优化设计
本文插图

2.2.2 左右方向倾角计算
图8 为新吊具吊装尺寸示意图(前后方向) 。 仅对吊具前后方向的倾斜角度进行分析 。 在吊具设计、使用时 , 同时要关注吊装时左右方向倾斜程度 。 参见图8 , 在下吊带与箱体侧壁未接触条件下 , 新吊具货物起吊后左右方向倾斜角度α 3 计算为
|专用集装箱吊具的优化设计
本文插图

式中:a 为吊钩至吊架与垂直吊索上方连接点距离;c 为集装箱质心距下吊索下连接点的垂向投影距离;y为集装箱实际质心与理论质心沿左右方向的偏差依据式(1)、式(3) , 可见更改前后两种吊具 , 在图8 所示投影尺寸a、c 相同时 , 吊装相同状态集装箱时 , 左右方向倾角相同 。
|专用集装箱吊具的优化设计
本文插图
1. 箱体 2. 下吊索 3. 上吊索
图8 新吊具吊装尺寸示意图(前后方向)
依据式(3) , 如果a >c, 该吊具使用时左右方向倾角可预知并可控 。 如果a <c, 吊装开始时箱体倾斜 , 直至箱体侧壁与吊具下吊索接触 , 依靠下吊索的约束使整箱不会倾翻;虽然箱体不会倾翻 , 但倾斜角度不易控制 , 且吊装不平稳 , 容易晃动 。 因此 , 吊具设计时 , 应该保证特征参数a >c。
3 新吊具问题分析
3.1 产品质心变化造成倾角太大
产品吊装倾角太大 , 存在倾覆、晃动等不安全隐患 。 可采用配置不同吊装连接点的方法进行调整 , 在箱体上前、后两吊点位置增加一组或几组吊装孔 。 箱体实际质心与理论质心相差较大时 , 可将吊具下方销轴插入到箱体不同吊装孔进行纠正 。
3.2 吊装方式改变对集装箱受力分析
理论上 , 采用原吊具吊装时 , 吊索只对集装箱底座提供向上拉力 , 不会对集装箱底座产生前后方向轴向力 。 但采用本吊具 , 因吊索倾斜 , 会对集装箱底座产生轴向分力 。 但因底座结构强 , 轴向截面尺寸大 , 因吊装方式改变产生的轴向分力对集装箱底座受力影响不大 。 以某集装箱为例 , 满载吊装时 , 仅在吊具与集装箱底部连接点附近应力变化较为明显 , 对该区域结构进行局部加强后 , 经计算新的吊装方式与原来相比结构最大应力增加约3 MPa , 在材料的许用应力范围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