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嘀嗒出行率先冲刺上市 网约出租车“行业老二”如何突围?


新兴的共享出行业态方兴未艾 。 10月22日 , 国新办就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成就举行的发布会上披露 , 目前已有190多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获得了经营许可 。
创立于2014年的嘀嗒出行或将成为“共享出行第一股” 。 近日 , 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 申请于主板上市 。 滴滴出行此前也曾多次被传上市 , 但均被其主动否认 。
根据嘀嗒招股书 , 其经营业绩格外亮眼 。 2017年-201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是0.5亿元、1.2亿元和5.8亿元 , 三年里累计增长近12倍 , 2020年上半年的营收更达到3.1亿元 。 嘀嗒还在2019年实现盈利 , 今年上半年 , 毛利率已上涨至82.2% 。
21世纪经济报道|嘀嗒出行率先冲刺上市 网约出租车“行业老二”如何突围?
本文插图

(来源:嘀嗒出行招股说明书)
但在嘀嗒三大业务板块中 , 营收贡献尚过于倚重顺风车——2020年上半年营收超过2.7亿元 , 在同期总营收中占比87.8% 。 另外两大业务智慧出租车、广告及其他的营收占比分别为5%、7.2% 。
招股书援引的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 , 截至2020年6月30日 , 嘀嗒在86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 , 拥有超过73.5万名认证出租车司机 , 是中国出租车网约市场的第二大平台 。 颇为意外的是 , 根据沙利文报告 , 嘀嗒还是中国出租车数字化扬招业务的开拓者及领先出行平台 。
同竞争对手相比 , 嘀嗒2017年才进入网约出租车市场 , 且订单规模远远小于滴滴 , 嘀嗒为什么仍然坚持这项主营业务 , 又如何能够从“出租车网约市场老二”的地位突围?同时 , 又是如何在扬招市场利用数字化机会做到后人发先人至?
“实际上 , 嘀嗒没有开展专车、快车类的网约车业务 , 而是聚焦于四轮出行市场三板块中的其他两个业务 , 也就是出租车和顺风车 , 其如果成功上市将具有标志性意义 。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 “此前 , 滴滴与快的、Uber从竞争到合并 , 四轮出行市场是由资本推动的 , 以至于多年来‘滴滴的壁垒是什么’的疑问一直存在 。 嘀嗒模式如果能够跑通 , 今后四轮出行市场的玩家将真正开始构筑自己的壁垒 。 ”
一项后发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嘀嗒出行率先冲刺上市 网约出租车“行业老二”如何突围?】Frost & Sullivan报告呈现了国内四轮出行市场的全景图 。
中国四轮出行市场由出租车、网约车、顺风车构成 , 其中出租车由扬招出租车和网约出租车构成 。 以2019年的GTV(交易总额)7119亿元为例 , 四者的比例关系为:扬招出租车4703亿元、占比66.1% , 网约车2095亿元、占比29.4% , 网约出租车181亿元、占比2.5% , 顺风车140亿元、占比2% 。
也就是说 , 出租车占了68.6%的份额 , 扬招出租车又占据出租车总交易额的96.3% 。
报告还显示 , 2019年 , 扬招出租车、网约车、网约出租车、顺风车的订单总数依次是194亿单、98亿单、7亿单、3亿单 。
在这个大市场中 , 嘀嗒的表现如何?根据招股书 , 在顺风车领域 , 滴滴顺风车2018年安全事件后一度长时间下线 , 嘀嗒占据了66.5%的市场份额 , 成为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 。
但在出租车领域 , 2019年 , 嘀嗒网约出租车搭乘次数近1.1亿次 , 市场份额只有0.55% , 较第一名滴滴的4.12亿次搭乘 , 2.05%的市场份额相去甚远 。
这与滴滴的先发优势有关 。 快的打车2012年上线时 , 最早的业务就是网约出租车 。 2015年滴滴与快的合并后 , 依靠着高额补贴和在出行市场形成的市场份额 , 又进一步提升了网约出租车订单规模 。
那么 , 为什么在滴滴已经开展了5年网约出租车业务且已形成一定规模的情况下 , 嘀嗒还是要在2017年上线这项业务?嘀嗒出行产品副总裁朱敏此前曾如此解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