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研才发现,学历越高越难找工作”( 二 )
面对“导师不让实习” , 这到底是因为希望继续深耕专业 , 还是导师自己的项目缺少劳动力 , 身在其中的学生难以辨别 , 辨别出来也难以改变 。
以及 , 有些专业在就业上的困难 , 不是分设出面向就业的“专业型硕士”就能解决的 。新闻中当事人在化工专业就读 , 第一个面见的老师就是煤化工方向 。 即使在相对好就业的工科 , 还有被民间冠以“四大天坑专业”的“生化环材” , 虽然其中不乏夸大 , 但这还是反映出来 , 一些专业的就业前景就是没有那么良好 。此外 , 在文理分科之初 , 人文学科就因为“不好就业”、“薪资低”颇受质疑 。
文学、历史这些基础学科 , 即使怀有对这些学科的热爱 , 如果不走上学术研究道路 , 终究也不能凭借专业理论本身找到职业工作 , 之后还是要面对取向错位、能力要求也截然不同的就业市场 。
以上 , 对于“读研→拿到学历→找到工作”的逻辑 , 第一个箭头可能要面对“并非所爱”的不情愿 , 第二个箭头要面对上述的机制性困难 。在考研面前摇摆的人会想 , “前面是不是悬崖我得去看一看” , 结果等上岸看了一眼 , 发现前路才是“一山放过一山拦” 。我想 , 这个路径中的问题 , 才是种种无力感的真正来源 。这不是一把重锤 , 而是一个精密的结构 , 把人压在固定的位置 , 让人以为只能做规定动作 , 按着规定好的路径辗转腾挪 。
如果完全接受了这个路子 , 还可能会陷入一种“人上人的魔障”——明知道自己研究生期间其实没学到多少东西 , 但毕竟得到了这一纸文凭 , 还是觉得自己获得了某种升值 , 再做和本科生一样的工作就很吃亏 。如果进入一个更加侧重工作能力而非学历的职场 , 这种错位感还会更加严重 。研究生扩招 , 导向学历贬值 , 研究生缩招 , 保研和考研的内卷就会加剧 。 好像不管前进还是后退 , 都破除不了这个迷障 。但真的无法改变吗?固化的框架看起来难以突破 , 但终究都是一个个“人”所创造的 。“读研” , 作为一种随波逐流的策略 , 只是被包装成了“必然” 。 这不是说不支持再走这条路 , 而是在走这条路之前 , 我们真的扪心自问过“为什么”了吗?有一种论调认为 , 社会整体在变保守 , 就是因为我们面临的选择更多 , 价值更加多元 , 反而彰显出了哪些选项是更平稳、低风险的——所以在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 , 反而会出现更加单一的选择倾向 。 读研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个案例 。
走出另一条路子的“北大屠夫” , 对这个问题也不甚坚定开篇新闻下有一条热评 , 说“这个坎迈不过去 , 我们就不迈了” , 其实就指向了一种解决方式 。其实没有什么坎 , 是必然要迈的 , 没有一条路 , 是不走上人生就会毁掉的 。
我们太恐惧于走弯路了 , 不想冒一点风险 , 但没有经历过那些纠结和动摇的心灵 , 又要怎么面对波澜更甚的职场?这里缺少的 , 仍然是一个坚定的自我 。 拥有内生的希望和勇气 , 才能不再把自己的焦虑那么当回事 , 做出一个规训之外的选择 , 才不会把这当成一个天大的隐患来惴惴不安 。责任感不止是对他人 , 同时也指向了自己 。 自己决定 , 自己经历 , 自己承担代价 , 这就是成年人的生活法则 , 即使你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学生 。
如果我们都放松一点 , 读研的魔咒是不是也可能随之松动?当目标明确、头脑清醒的人占据了多数 , 这个在恐惧和不安中逐渐收紧的大环境 , 也可能就随之松弛了 。人生不会在22岁就定型 , 我们能做的也不过是真正认清什么是“我” , 什么是这个“我”真正想要的 。人事极尽 , 其余只要直道而行了 。
推荐阅读
- 发现济宁|济宁首届旗袍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
- 发现人的价值,什么是现实生活的推动力?
- 鹭岛风情|专科生当兵和本科生当兵有区别吗?这4点不同要知道,学历很重要
- 贾冀豫~大专以上学历45岁以下可以落户海南
- 吃喝攻略|特级教师直言: 班上前10的孩子, 大多有这5种父母, 与学历无关
- 穿搭日记|现在刚毕业的初中教师薪资有多少, 需要什么学历?
- 颜真卿真迹首次考古发现—历史重大发现背后的悲哀
- 广州发现4000年前居民墓地。支持满天星斗说。
- 中国智慧发现世界第一推动力
- 超美时尚屋|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不得单独使用大学或学院字样 非学历高等教育如何找准自身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