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夺冠:女排精神即一种集体主义精神,那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精神

排球|夺冠:女排精神即一种集体主义精神,那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精神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周末买票去看了《夺冠》 。看之前 , 还挣扎了一下 , 因为2016年那次奥运会夺冠 , 我是看了现场直播的 , 记忆犹新 。
这部电影 , 看过的人 , 一定会说好 。那种实实在在的女排精神 , 早就已经出圈 , 不局限体育 , 很多行业的人 , 都已经被这种精神所感染 。就是具体到个人上面 , 这种精神 , 也是刻骨铭心 。
电影的故事背景 , 聚焦了郎平与陈忠和年轻时候的那段女排5连冠的往事 。
印象最深的 , 当属上个世纪80年代女排那种艰苦的训练方式 , 教练刻意练习她们 , 每天基本上都在承担着身体的极限 , 每天都在精神崩溃的边缘游走 。大年三十的晚上 , 她们对阵男排 , 结果惨败 , 被教练惩罚 , 每个人都累瘫在地 , 特别特别的艰辛 。
排球|夺冠:女排精神即一种集体主义精神,那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精神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排球|夺冠:女排精神即一种集体主义精神,那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精神】1981年 , 中国女排在日本对战日本队 , 冠亚军争夺 。日本人身高不高 , 但是却犹如打不倒的小强 , 很刁钻的球 , 居然都能够被接住 , 让女排队员 , 体力与精神都陷入极大考验之中 。关键时刻 , 教练找到郎平 , 告诉他 , 18岁就召她进入国家队 , 训练特别苦 , 即是为了今天 , 你最年轻 , 力气最大 。郎平领命 , 上场后 , 告诉队员 , 有球都给自己 , 她下了大力气 。拼命 。大力出奇迹 。日本人终于面对这种“砸地”似的打法 , 爱莫能助 , 郎平的铁榔头 , 威力可见 。
伴随女排训练的 , 还有一个男生陈忠和 , 他当时被召进国家队当做陪练 , 他是特别特别委屈 , 肯定极不情愿的 。是啊 , 谁愿意把自己的青春 , 耗费在陪伴别人的成长上面 , 为别人做嫁衣 , 这本质上就是一种牺牲精神 。
其实 , 女排精神 , 就是一种牺牲精神 , 那一代人 , 真的是拼了命 , 当做一种使命一般地拼 。电影中 , 有提到郎平说自己 , 60岁的年龄 , 80岁的骨头 。另外还有人说她 , 脖子往下部分 , 没有一块骨头是好的 , 付出的代价 , 由此可见 。
排球|夺冠:女排精神即一种集体主义精神,那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精神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女排精神 , 真的就像打仗时候“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 , 一定要夺冠 。教练也说 , 说白了 , 还是因为国家那时候还不够强大 , 太需要一块奖牌来证明了 。这也是一种心理投射的作用 。
到最后 , 2008年 , 郎平已经成为了美国女排教练 , 带着队员来参加了北京奥运会 。中国女排 , 教练不是别人 , 正是陈忠和 。中国女排输了 , 郎平还赢来了各种骂声 。不用想也知道 。
有一个细节 , 中场的时候 , 郎平对那些美国人说 , this is your game 。这是你们的游戏 。当时觉得有点费解 , 就这么一句 , 后来也明白了 , 这其实强调的是一种享受体育本身的娱乐精神 。
到最后 , 郎平也真的把这种理念 , 用到了中国女排身上 。是的 , 这之后 , 她成为了中国女排教练 。
她提出改革 。
她甚至开始关心起队员的身体健康 , 告诉朱婷 , 你的身体太薄弱了 , 容易受伤 , 并且还给她营养粉 。
排球|夺冠:女排精神即一种集体主义精神,那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精神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郎平还开始关注队员的心理 。问他们 , 为什么打球?有一个人 , 想明白了之后 , 毅然退出了 。这真的有点不可思议 , 这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 让人真的是因为真心的喜欢排球而打球 , 而不是为了别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