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谁在重新定义“双十一”?( 二 )

不玩套路 , 不做算数题 。
帮助品牌保证备货充足 , 让消费者“买得到” 。
线上线下多渠道同步参与“双十一” 。
触达下沉市场 , 农产品卖得出去 , 偏远消费者参与进来 。
这五条 , 不仅仅是京东向双十一注入的新基因 , 更是完整的展现了京东在零售领域 , 面临的消费者痛点 , 以及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服务公司”定位中 , 所解决的问题 。
一方面 , 在整个供大于求的市场中 , 如何刺激消费 , 让更多人注意到更多品牌的更多产品 , 是整个零售发展的基础 。 而“百亿补贴”与消灭套路 , 正是去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 让消费者减少后顾之忧 。 而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 , 以及拓展下沉市场的用户 , 也让消费的触点变得更多 , 进一步拓展了消费的可能性 。
另一方面 , 虽然整体上供大于求 , 但是微观的供需匹配上 , 依然会出现热门商品断货等现象 。 对于零售商来说 , 这是一个幸福的烦恼 , 品牌虽有热度 , 业务却没有发展上去 。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 , 则可能打断了其购物的节奏 。
而这也是京东着力去解决的其中一个结构性顽疾 , 这回“双十一” , 他们专门开辟了3000余条生产线 , 保证“买得到”的同时 , 也是为商家分担风险 , 解决后顾之忧:多生产 , 也能“卖得掉” 。
同时在物流层面 , 从618开始 , 京东供应链标准化产品就全面升级 , 仓服务、商务仓、经济仓三大核心产品迎来多项升级 。 在保障“城市群半日达”的同时 , 全面升级千县万镇及农村送达时效 , 88%行政区县可实现24小时达 。 延续京东买到送到的口碑 。
定义|谁在重新定义“双十一”?
文章图片

正如徐雷在《京东脱口秀大会》中所述 , 在消费者的印象中 , 京东购物的传统优势除了3C家电等优势产品品类 , 还包括物流、仓储、买的放心等服务保证 。 换句话说 , 京东更早的进入人们视野 , 其实就是供应链的流畅与通达 。
这种优势在早期是苦活累活 , 但等来了数字化的时机 , 才有了今日“双十一”中显现的底层变化 。
技术 , 技术 , 技术
2017年 , 刘强东曾经喊出:“未来京东只有三样东西 , 技术!技术!技术!”
这是当时所有零售领域从业者 , 乃至许多消费者都能隐约知道的事情:技术会改变未来的购物体验 。 但具体如何改变 , 改变到什么程度 , 却面目模糊 。
而618和“双十一”这样的购物节礼日 , 某种程度上是呈现这种改变的最好舞台 。 它们展现出了技术真正的意义:
一端 , 是让消费者感受不到技术 , 只是觉得曾经购物的那些苦涩不复存在 。 没有了套路 , 意味着购物下单的过程更加平滑流畅 , 而整个生产物流的保障 , 也让他们不至于每年都要感慨“爆仓”以及“我都忘了我买了什么” 。
另一端 , 是让商家感受到技术 , 曾经他们要为每个流程心惊肉跳:资金的周转、货品的积压、品牌的打造、流量的运营以及客户的管理 。 而今天他们都有充足的工具 , 去让这一切有序 。
为整个供应链的服务 , 也从不被人关注 , 发展成今天风口浪尖上的业务 。 如今京东旗下达达已经完成上市 , 数科、健康等业务也进入了上市倒计时 , 估值都在百亿乃至千亿之上 。
而也就是整个供应链商业生态的变化 , 才带来了购物的最前线:购物文化的改变 。
以往 , 吐槽购物行为 , 往往是消费者在社交网络寻开心 , 而各家电商和品牌的公关部门要着急灭火的事 。
定义|谁在重新定义“双十一”?
文章图片

但今天 , 技术的进步 , 给了《京东脱口秀大会》这样登上荧幕 , 吐槽行业乱象的底气 。
这份底气 , 让“双十一”和“618”这些购物节开始真正变得亲民 , 也是整个中国零售真正能抓住的 , 前方的希望 。
【定义|谁在重新定义“双十一”?】特别策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