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掂一掂一等功的“含金量”( 二 )


两个月后的集训队考核中 , 马帅奇迹般地进入前3名 。然而 , 上级敲定“苏沃洛夫突击”参赛阵容时 , 优先选择了友邻单位具备连续2年参赛经验的选手 , 马帅再次被定为“替补” 。
那一次 , 中国队发挥出色 , 马帅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 。
“不突破自己 , 不为国真正争一次光 , 这辈子都不甘心 。”2018年 , 马帅再次报名参加“苏沃洛夫突击”步战车组比赛 。
集训队备赛 , 马帅再次全力以赴 。那段时间 , 战友们经常在深夜被背诵火炮射击参数的声音吵醒 。都知道是马帅说梦话 , 大家只好把耳朵堵上 。
一天凌晨 , 马帅忽然爬起来往车场跑 , 等检查完火炮可以正常击发后才返回宿舍 。被吵醒的战友问起缘由 , 他说 , 梦见自己在赛场上突遇火炮不能击发的故障 , 只有确认清楚了才放心 。
战友们开玩笑说 , 马帅为了比赛都快着魔了 。
经过那次集训 , 马帅的射击技能不断精进 。他可以用火炮远距离击中胸环靶靶心 , 战友们说他“用炮弹打出了狙击枪的感觉” 。体感估测风速 , 他报出的数据与横风传感器测算的数据偏差极小 , 战友们送他“人体测风仪”的绰号 。
凭着这一身硬功夫 , 马帅终于苦尽甘来 , 不仅在那年比赛中圆了“冠军梦” , 还创破该项赛事最好成绩纪录 , 为国争了光 。因此 , 马帅对上级随后授予的一等功荣誉无比珍视 。
面对一些人对和平时期一等功“含金量”的质疑 , 马帅一时想不明白:吃尽苦头才摘得金牌 , 这个一等功的“含金量”怎么就不高了?
质疑一等功的“含金量” , 其实是在掂量它的“含战量”
那是一场“还没开打就差点被击溃”的战斗 。
马帅所在团开赴沙漠腹地 , 开展实装实弹对抗演练 。刚进入演习地域 , 他们就被事先埋伏的蓝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
蓝军部署在前沿的装甲车隐藏在掩体中 , 暴露面积较小 。该团官兵虽用反坦克武器迅速还击 , 却无法有效毁伤“敌”装甲目标 。
这一幕 , 马帅似曾相识 。在国际军事比赛场 , 他不止一次地展露过“靶标未升起就命中”的射击“绝技” 。赛场上布设的隐蔽靶标 , 与此时的蓝军部署何其相似 。
危急时刻 , 马帅发挥专长 , 采取“快冲、快打、快隐蔽”的方式 , 数分钟内击毁蓝军部署在前沿的5台装甲车 , 为己方作战分队开辟出通路 。
凭借马帅的关键一击 , 该团成功突进 , 扭转战局 。
赛场能夺冠 , 战场能制胜——那场演习后 , 再也没人质疑马帅的一等功“含金量” 。
“再紧贴实战的比赛毕竟还是比赛 , 距离制胜未来战场仍然还有距离 。”二级军士长方政刚给马帅出主意 , “想让众多尖子对你的一等功彻底服气 , 就要不断地挑训练中最硬的‘骨头’去啃 , 把一等功的‘含战量’亮出来 。”
老班长的话顿时点醒了马帅 。他意识到 , 大家质疑一等功的“含金量” , 其实是在掂量它的“含战量” 。
这之后 , 马帅开始和重难点演训课目较上了劲 。
该团邀请厂家技术人员对装甲车辆火控系统整体性能进行评估检修 , 他全程请教跟学;装甲分队组织超极限射击 , 他申请开第一炮;为了摸索出新大纲上的重难点课目训法 , 他带领战友在戈壁滩上苦练近一个月……
这期间 , 马帅并非没出过差错 。但他的那股拼劲 , 战友们看在眼里 , 并打心眼里佩服 。
高原驻训期间 , 驻地高寒缺氧的环境指标超出该团一些装备设计极值 。重要关头 , 早已掌握“超距离、超极限”训法的马帅站了出来 。
为了找准各型装备在高原地区的技战术性能变化 , 他忍着强烈高原反应 , 全程跟着这些装备 , 在不同海拔的训练场进行通信、机动、射击训练 。
检验装备最大耐受力、收集分析验证各类数据、组织优秀教练员按“战地”环境改编教案……在马帅牵头组织下 , 该团教练员们逐步摸清了这些装备在高原地区的“脾性” , 探索出了不亚于平原地带的作战能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