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英雄身后,总有悲凉的回音:四行之后的八百壮士和杨惠敏的故事( 八 )


朱复轰一直觉得 , 妈妈只是一个镇江乡下来的孩子 , 外祖父本来是乡下农民 , 因缘凑巧 , 救了一个跌落在乡间小路上的牧师 , 牧师为了报答 , 让他的女儿去读刚刚创办的教会小学 , 女儿长大后 , 去继续念中学 , 却不料碰上八一三淞沪会战 , 最后成为四行仓库献旗的英雄 。 然而 , 在妈妈的本性里 , 总是有那么一种乡下人的耿直和土气 , 像泥土一般厚实 , 非如此不可的坚持 。 碰到那奸巧诡计 , 她除了自己恨得心中郁结暗黑了一大片 , 竟毫无办法 , 就这样把恨意吞在心里 。
朱重明只知道她很不快乐 , 半夜常常被恶梦惊醒 , 哭呀哭个不停 , 在黑暗中 , 就那样坐着 , 看着幽暗的天色 , 直到天亮 。 1949年生下了第一个孩子朱复圭 , 1953年生下第二个孩子朱复轰的时候 , 朱重明已经67岁了 。
童年的时候 , 朱复轰常常看见母亲独坐在幽暗的一角 , 默默流泪 。 她的眼窝也深深锁着一层雾一般的忧伤 。 有时她会突然发怒 , 大声骂人 , 却又不知为了什么 , 自己又沉郁下去 , 默不作声 。 所幸父亲请了保姆帮忙 , 他们的生活起居有人照料 。
青年英雄身后,总有悲凉的回音:四行之后的八百壮士和杨惠敏的故事
本文插图
1940年代最红的电影明星胡蝶 。

后来 , 朱重明鼓励她把这一段历史写下来 。 杨惠敏在书写中 , 一点一滴 , 找回当年那些记忆的细节 , 四行仓库的桥边 , 英军协助的温暖 , 炮火纷飞的爆炸 , 枪林弹雨的冒险 , 苦难流亡的勇敢 , 美国之行的风光 , 各国政要接见的荣光 。 那些被幽暗压抑的记忆 , 逐一归来 。 她仿佛在写作中 , 找回那个热血爱国、奋不顾身的女童子军 , 那个被关押在渣滓洞的黑牢里 , 等待拯救的杨惠敏 , 更找回那勇敢侠者的本性 。
她仿佛透过写作 , 把自己一生的冤屈 , 一腔的怨恨 , 一生的荣光 , 一次诉说 。
1969年 , 《八百壮士与我》一书出版了 。 虽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 , 但她把书送给了孙元良以及当年参加过抗日的老朋友 。 这一段记忆 , 仍鼓舞着人心 。
1969年 , 八十三岁的朱重明从台大退休 , 隔年就过世了 。
1971年 , 台湾兴起一阵“宣传片”的电影热潮 。 先是《英烈千秋》 , 继之《八百壮士》 。
《八百壮士》筹拍之初 , 导演丁善玺知道杨惠敏故事 , 其人也在台湾 , 非常兴奋地前来请教 。 杨惠敏也非常高兴 , 和导演、剧组热切交流 , 说着当时的场景细节和许多人的事迹 。 当她看到导演要林青霞游过苏州河 , 将国旗送进四行仓库 , 忍不住纠正说:“不是这样啊 , 当时我是用爬过去的 , 在铁丝网下面爬的 。 ”然而丁善玺说:“你就别管那么多 , 电影就是要有戏剧性 。 你那样拍不好看 。 反正送国旗就对了 。 ”最后她只好将历史原貌说说就算了 。
电影出来后 , 造成非常大的轰动 , 宣传的时候 , 找了她和林青霞合照 。 后来蒋经国还在阳明山中山楼举办电影放映会 , 邀请她去出席 。 电影放映到中间 , 银幕上的杨惠敏献了旗 , 谢晋元用两根竹竿接起来 , 把国旗升上去的时候 , 响起雄壮的歌声 。 此时台下的杨惠敏竟激动得不能自已 , 突然站起来大喊:“立正!敬礼!”自己还举手行童子军礼 。
电影院里 , 观众都惊呆了 , 不知如何反应 。 此时 , 蒋经国竟然跟着站了起来 , 挺直了身体 。 蒋经国一站起来 , 旁边没有人坐得住了 , 一起站了起来 , 直到那激情的一幕结束 。
那个激情热血、慷慨激昂的杨惠敏回来了 。
书的写作 , 电影的放映 , 让杨惠敏终于摆脱忧郁症 , 重回人间 。 此时她已经白发苍苍 , 虽然只是五十几岁 , 却像六十几岁的老太太 。 但她的脸上 , 流露出开朗的笑容 。 她终于撑过来了 , 开始和老朋友聚会 , 开心地参加各种纪念抗战的活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