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单名媛”如一道芒刺,戳穿了消费主义的虚伪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最近几天 , “上海名媛拼单群”忽然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谈资 。 在这些拼单购买奢侈品、打造高端人设的群聊被自媒体揭露遭到全网群嘲的时候 , 这些关于“假名媛”(fake socialites)的故事却有些似曾相识 。“拼单名媛”如一道芒刺,戳穿了消费主义的虚伪
网传的上海名媛拼单群这一事件中最大的揶揄点 , 也正是这些无论在阶级、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实力上与人们想象的上层阶级群体存在着巨大差异的女性们 。 她们通过拼单这一行为来冒充名媛 , 而“拼单”本身就被刻板印象烙上了特定的阶层属性 。正是在这样的错位而导致的“wannabe”(名人明星的崇拜模仿者)行为 , 触动了人们的神经 。 同时也触及了无论是存在于当下两性之间 , 还是社会、消费和阶层流动之中的种种问题 。撰文|重木1“名媛”的历史当网友把这些女性称作“拼单名媛”时 , 其中的嘲讽意味便已经表露无遗 。 在很大程度上 , “拼单”和“名媛”看上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 , 而两者的结合则泄露出一种“土味”的模仿而遭到嘲笑 。“名媛”一词在明清时期已频繁出现 , 当时那些出身高门、才貌双全的女性被称作名媛 。 高彦颐 (Dorothy Ko) 在其《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中指出 , 伴随着明清才女群体在江南的出现 , 名媛诗词文章成为当时主要由男性构成的文学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而由此使得“名媛”成为其后对一个特定女性群体的代称 , 这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 虽然范围有所伸缩 , 但其中的主要特点却未曾改变:即出身、才学与样貌兼重 。民国时期摩登女性的出现 , 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这一传统产物与现代都市以及其中繁盛的消费文化相结合 。 由此出现了新崛起的中产或是小市民阶层模仿或是以此自称 , 从而渐渐赋予了其后我们对名媛的一些刻板印象 , 尤其是与消费的紧密联系 。“拼单名媛”如一道芒刺,戳穿了消费主义的虚伪
《罗曼蒂克消亡史》剧照 。如果人们稍微注意便会发现 , 当下“名媛”一词本身已经遭到污名或成为揶揄和讽刺的工具 , 并且不仅仅如传统般指涉女性 , 也出现了对一些男性的指称 。 “名媛”的污名一方面与其本身所具有的历史相关 , 即其与旧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则随着曾经挪用传统名媛的文化资源来进行自我建构的摩登女性群体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遭到污名而使其也受到波及 。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 “名媛”中的旧时代与消费 (资本主义) 等因素使得它渐渐开始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 而直到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以及消费主义再次在中国兴起时 , “名媛”才重新出现 。重新出现的“名媛”再次因其所具有——或说是被建构——的社会地位、文化意涵以及其传统资源而受到欢迎 , 并且成为新的群体和阶层进行自我展现和塑造的重要符号 。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便是通过消费来塑造自我 (以及其所处阶层) 的形象 。 就如鲍德里亚所指出的 , 在消费社会中 , 人们消费的并不是物品的有用性 , 而是通过消费这一行为以及所拥有的物品来展现自己的社会地位与身份 , 消费的正是其中的符号意义 。 “名媛”也正是从这里开始 , 与其说它所指的是一些特定的人物 , 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个拥有着特定内涵的符号 , 成为人们所追逐和渴望的东西 。而这不正是我们在“拼单名媛群”里所看到的现象吗?2“拼单名媛”冒犯了谁?无论是群本身的“名媛”命名还是在其公告中所展现的对于“名媛”形象的想象和建构 , 都在展现着参与其中的女性们所期望获得的符号意义 。 而这一意义并非虚无缥缈的 , 而是如布尔迪厄在其《区分》中所说的 , 它们属于“象征资本” 。 恰恰正是这些象征资本 , 使得她们能够在社会符号意义上脱离或说是超越其现实生活中在社会地位、资本和性别制度中的有限资源和处境 , 从而为其无论是在社会流动还是个体的生活改善中增添更大的可能和路径 。“拼单名媛”如一道芒刺,戳穿了消费主义的虚伪
网传的上海名媛拼单群或许也正是这一潜在的越轨和颠覆使得“拼单名媛”们遭到批评 , 而在这些嘲讽和不屑背后 , 我们同样能够发现一些陈词滥调 。首先是在对“拼单名媛”们的批评中渗透着悄无声息的厌女症状 。 这些女性似乎再次符合我们在各种通俗和流行文化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女性通过自身的外貌或是其他行为企图不劳而获 , 嫁入豪门 , 从而完成丑小鸭变白天鹅的公主梦;与此同时 , 当这些“拼单名媛”们利用拼单手段来实现自身难以独自完成的奢侈品或是高档酒店的消费时 , 传统中认为女性虚荣 , 依靠奢侈品而非真才实干来维系自身虚假的形象与满足自身的欲望这一观念也再次浮出水面……“拼单名媛”们的行为 , 也似乎再次证明了那些女性耽湎于消费的刻板印象和污名 。美国学者芮塔·菲尔斯基在其《现代性的性别》中研究了现代女性与消费之间的迷思 , 并发现在主流观念指责女性沉溺于消费的背后 , 其实潜藏着传统男权制度对开始进入百货市场和各种商店的女性的不安 。 后者在消费过程中开始进入公共场合并且在选择中渐渐出现自我意识 , 从而危及传统的两性制度和区隔 。 在消费中 , 并不仅仅只是资本的诡计在引诱或是迷惑着消费的女性们 , 菲尔斯基指出 , 那些女性自身同样在其主观能动性中通过消费行为来进行自我塑造和建构 , 从而促进了现代女性意识的诞生与巩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