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海陆丰文明的源头——新石器时期沙坑文化一瞥( 二 )
沙角尾遗址 。 这一类型的文化遗址包括捷胜沙角尾 , 田墘南町、石鼓、东州坑沙坝仔等处 , 沙角尾遗址较有代表性 。 沙角尾遗址位于捷胜城东南三公里处临海山坡上 , 西北面距沙角尾村约一公里 , 东面背山 , 西南临海 。 遗址所在地是红粘土临海山坡 , 不长草木 , 水土流失较严重 。 三角尾村原地名为“沙角尾” , 《粤东考古发现》一书写作“三角尾” , 这也是捷胜人的叫法 。 沙角尾遗址的文化特征: 石器 , 主要是多型号的磨光长身石斧、石奔 , 有少量的有肩石奔 。 还有呈叶形的磨光石箭镞 。 陶器 , 主是一种矮圈足陶罐 , 饰曲折纹 , 腹部饰一周附加堆纹 。 有的罐口沿带流 。 器表饰绳纹、斜方格纹、叶脉纹、曲折纹等纹饰 。 沙角尾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
沙坑南遗址 。 沙坑南遗址(《粤东考古发现》一书称为SOS )位于沙坑北遗址南侧 , 东北面一公里是沙坑村 , 南距龟龄海约一公里 , 东面有淡水山坑向南流出海 。 出土文物有石器:石奔的横截面呈梯形 , 有一种成弧凹形刮削器 。 还有石箭、石簇、石矛、匕首和石戈等石器磨制特别精良 , 数量和器类都较多 , 是一处重要的制石箭工场 。 陶器: 主要是一种饰绳纹的夹砂粗陶器 。 还有一种饰方格纹的泥质纹陶陶罐 , 口沿用轮制 , 腹部用手制而器身颇薄 。 这种方格纹陶器与菝仔围遗址最具代表性的泥质陶陶器相类似 。 沙坑南遗址属于新石时代末期 。 贝壳碳十四化验测定的年代是公元前1050 年( 差距100 年)。
东坑南遗址 。 (《粤东考古发现》一书称为TAS )位于捷胜东坑村南侧 , 东临东坑湖 , 西二公里是东坑盐町 , 南距坑海一公里 , 北距东坑村二公里 , 东北面有山塘围沟淡水山坑 , 流经遗址东面出海 。 遗址面积约五十多亩 。 其出土文物的文化特征 。 石器: 主要是一种数量较多的、呈孤凹形的刮削器 。 有一种横截面成梯形的石奔 。 还有石箭镞、石矛、石戈等 。 陶器: 夹砂陶器有黑陶和红陶二种 , 主要器类是敞口罐 。 还有一种矮圈足夹砂陶碗 , 器表饰绳纹 。 泥质陶有浅红色和灰色二种 , 主要是一种有流带把壶 , 有一种直口陶罐和烧制火候较高的陶奔 , 器表均饰方格纹或双线方格纹 。 有的方格纹陶已烧制成近瓷的硬陶 , 具备了较高水平的制陶技术 。
在建中的沙坑文化博物馆
说到新石器时期的文化 , 人们第一时间想起的大概是中小学课本读到的仰韶文化那些古朴精美的陶盆陶罐 。 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 年至3000 年 。 但是同属新石器时期的沙坑文化相比就鲜为人知了 。
我国历来重视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 , 沙坑文化是我市难得的文化资源 , 堪称一座宝藏 , 如何保护、传承乃至发扬光大 , 是海陆丰人共同的责任 。
2019 年 , 捷胜镇将空置的沙坑小学原校舍改造升级 , 建设捷胜镇沙坑文化博物馆 , 这是我市首家专题文化博物馆 。 沙坑文化博物馆建筑物以中轴线为中心 , 左右对称平衡 , 盖以中国式瓦顶 。 全馆楼高3 层 , 占地3117 平方米 , 总面积建筑面积1810.1 平方米 。 建设博物馆的目标是建成一个集博物展览、科普教育、科学研究、文化交流等与一体的综合文化场所 。 目前 , 该馆正在加紧建设中 。 相信它建成之后 , 对进一步保护、研究、弘扬沙坑文化 , 将起到重大作用 。
采访人员:沈洛羊
出品:易祖栋 / 编审:林祖参
责编:陈炎雄 / 编辑: 【汕尾日报|海陆丰文明的源头——新石器时期沙坑文化一瞥】孙靖雯
推荐阅读
- 证券日报|整顿“虚假营销”又是医美?!
- 网络空间|人民日报评论:从三方面探讨“眯眯眼”争议
- 职业教育|职校生没毕业被抢空?人民日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华尔街日报|牙科服务客户,这四点要知道,客户体验更好
- 王攀|经济日报:服装价格一过季就打“骨折”,伤了谁
- 宋庚一|有人要给宋庚一捐钱找工作?人民日报的评论直击痛点,该醒醒了
- 跑鞋|安踏创跑鞋2.0 PRO
- 浙江日报|疫情下,这里举行了一场“隆重”婚礼,“掌声雷动”祝福如云!
- 维生素b|冬季防脚后跟干裂
- 阿里巴巴|游戏日报:Faker谈职业选手必备素质!果子哥离开R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