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海陆丰文明的源头——新石器时期沙坑文化一瞥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海陆丰文明的源头——新石器时期沙坑文化一瞥
汕尾日报|海陆丰文明的源头——新石器时期沙坑文化一瞥
本文插图

沙坑文化博物馆中的模拟原始人洞穴 。
在市区三马路口竖立着一块巨石 , 上书我国著名核动力专家彭士禄题写的“百载商埠” , 下面有一篇碑文 , 首句为:“汕尾是世界考古史上‘沙坑文化’发祥地 。 早在5000 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 , 便有先民在这里猎海生息 。 ”也即是说 , 沙坑文化是海陆丰文明的源头 , 而发现沙坑文化遗址的捷胜镇沙坑村 , 堪称海陆丰文明的发祥地 。
近日 , 采访人员来到城区捷胜镇沙坑村 , 发现计划投资1600 万元的沙坑博物馆项目正在建设中 。
沙坑文化的发现和确立
沙坑文化遗址的发现和沙坑文化地位的确立 , 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
1934 年 , 当得知海丰捷胜镇(今汕尾城区捷胜镇)发现陶片时 , 爱尔兰神父芬戴礼便前往考古 , 已经在当地传教的意大利神父麦兆良成为他的助手 。 麦兆良最初协助芬神父于“福老区域”进行考古勘察 , 芬神父于1936 年去世后 , 麦兆良便独自对海丰汕尾、粤东以及闽西进行考古调查 。 他先后发现了数十处遗址 , 采集了大批文物 , 发表了许多文章 。 1975 年 , 香港考古学会整理出版了麦神父的《粤东考古发现》一书 , 为广东考古研究留下了一笔可贵的遗产 。
1942 年 , 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海丰人(今属汕尾城区)杨成志博士和考古专家顾铁符到海丰考古 , 考古发现颇丰 。 他还跟麦兆良交涉 , 要求对方把大部分文物留下来捐赠给中山大学 , 他从中挑选了8 箱运送到中山大学去 , 可惜当时战乱频仍 , 大部分在途中丢失了 , 只有一部分至今还存放在中山大学 。 而麦神父将手里剩下的文物带到香港去 , 如今仍保存在香港历史博物馆 。
麦兆良把沙坑北、沙坑南、东坑南、沙角尾等地的考古发现 , 以“沙坑文化”命名 。 1938 年 , 麦兆良在新加坡召开的第三届远东史前学术会议上宣读《华南考古的若干发现》一文 , 以及之后又在多次国际性会议上、国际刊物上 , 大量论述和发表沙坑文化的相关资料 , 提出沙坑文化的历史重要性和学术丰富性 , 其科学论断获得同行的好评 , 沙坑文化在国际上得到承认和确立 。 再加上大量的实物 , 在国际大都市香港博物馆的展出 , 证据确凿 , 更成了国内、国际考古界、学术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课题 。 麦兆良神父认为:沙坑文化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 是新石器时代最早到达汕尾的文化 , 从这里也可以追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中国文化的起源 。
2003 年 , 时任广东省文物研究所副所长邱立诚教授率专业技术团队到捷胜考察 , 对沙坑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作鉴定 , 确认沙坑文化可以上溯至五千多年至六千年前 。 沙坑文化属于岭南文化的一部分 , 填补了南中国没有新石器时代历史的空白 。
沙坑文化的丰富遗存
据麦兆良《粤东考古发现》一书记载 , 沙坑文化遗址主要由沙坑北遗址、沙角尾遗址、沙坑南遗址和东坑南遗址组成 。
沙坑北遗址位于捷胜城西南四公里处 , 遗址东南面约一公里是沙坑村 , 南面距龟龄海约二公里 , 逶迤的丘陵山地成为该遗址北面的天然屏障 , 东面有淡水山坑向南流出龟龄海 。 由于历年来造林砍林 , 该遗址受严重破坏 。 出土文物有磨光石器和夹砂粗陶片 。 访遗址出土的石器 , 只有双凸面磨光石斧 , 没有发现石制饰物和其他器类 。 陶器 , 多为夹砂粗陶器 , 有夹砂陶罐、釜残件等 。 器形呈敞口、斜肩、鼓腹 。 器表加浅褐色陶衣 , 饰绳纹、刻划纹、篦点纹等 。 烧制火候低 。 还有制作精良的泥质软陶陶器 , 有圈足盘、敞口罐等 , 并有彩绘圈足盘出现 。 敞口罐的颈部有较精细的刻划纹 , 或饰篦点纹 。 这类遗址还包括捷胜东坑遗址 。 沙坑北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