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惯性生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之物|周末读诗( 六 )


拒绝惯性生活,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微小之物|周末读诗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文同《墨竹图》

李清照的梅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 , 说不尽、无佳思 。 沈香烟断玉炉寒 , 伴我情怀如水 。 笛声三弄 , 梅心惊破 , 多少春情意 。

小风疏雨萧萧地 , 又催下、千行泪 。 吹箫人去玉楼空 , 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 , 人间天上 , 没个人堪寄 。

到了南宋 , 咏物词更是空前繁荣 。 物不仅是物 , 也不仅是象征 , 更是典故中的典故 。 典故是一把双刃剑 , 用得少而精 , 词的表现力将如虎添翼;用得多而芜 , 词则沦为典故的堆砌而乏情致 。

词家李清照堪称用典高手 , 这首咏梅词天衣无缝地化用了折梅的典故 。 南朝陆凯《赠范晔》诗曰:“折花逢驿使 , 寄与陇头人 。 江南无所有 , 聊赠一枝春 。 ”陆凯折梅寄友这个典故 , 从一千多年前一直浪漫到今天 。

此词咏梅 , 但无一语正面写梅 。 上片以“笛声三弄 , 梅心惊破 , 多少春情意” , 写时令流转而引发的惆怅 。 笛声在此也是化用汉乐府名曲《梅花落》的典故 , 不一定真的有人在吹笛 。 藤床纸帐的沉闷日子 , 梅花开预告着春天又要到来 。 然而触目所及尽是萧萧地 , 不仅所居孤寂 , 且纵使折得一枝梅 , 人间天上 , 也没个人堪寄……

清照在词前的几句小序颇有意思:“世人作梅词 , 下笔便俗 。 予试作一篇 , 乃知前言不妄耳 。 ”可见咏梅词在当时就已被作滥了 , 写的人太多 , 很难出新意 , 因此“下笔便俗” 。 虽认识到这个问题 , 可当她作完梅词之后 , 发现自己仍未能幸免 。 这是谦虚 , 更是真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