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 富了农家
兰州新区现代花卉种植基地 , 建档立卡贫困户樊兴奎和工友们正在12万平方米的4号智能玻璃温室里忙着定植、搬运花卉 。 工人们开着鲜花运输保鲜一体车 , 将采摘的鲜花运抵分拣车间 , 经过专用仪器筛选后分装 。 这个秋天 , 新区的鲜花将陆续从这里销往全国 。
“在花卉基地的工资加上到户产业的分红 , 今年我们两口子的收入能超过10万元 。 ”提起收入 , 樊兴奎言语中透着兴奋 , “新买的楼房也装修好了 , 日子有盼头 。 ”
“来花卉基地上班前 , 我也在大棚里种过菜 , 但没见过这样种蔬菜的 。 ”在花卉基地上班的漫湾村村民王仁花笑着说 , 她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
在新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里 , 每垄水培蔬菜都有档案、编号;氮磷钾浓度和水分含量自动监测 , 自动浇水、施肥 。 由于大棚内的蔬菜均采取全封闭管理模式 , 设施农业模拟了蔬菜生长的最佳环境 , 种植出来的蔬菜品质放心 。 这种水培蔬菜一年最多可以收获13茬 , 比起大田农业 , 经济效益高多了 。
兰州新区托管三镇原为传统农业镇 , 干旱少雨、土壤盐碱重 , 群众增收渠道单一 。 打赢脱贫攻坚战 , 产业扶贫是关键 。
2017年以来 , 兰州新区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 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 , 以“加快改造传统产业 , 培育新兴产业 , 加大改革攻坚力度 , 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 , 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业”为主基调 , 从“新”字着手定位产业 , 在“特”字上做文章 , 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涉及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的政策 , 将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新区贫困户稳定增收脱贫深度融合 , 把做大做强全域现代丝路寒旱设施农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 使扶贫产业精细发展 , 形成规模效益和脱贫长效机制 。
“因为疫情 , 一直待在家里 , 没有了经济来源 , 挺着急的 。 ”岘子村建档立卡户袁素琴去年和儿子在外地企业打工 , 受疫情影响 , 他们未能外出务工 , 这次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 , 袁素琴母子到新区农投集团公司成为产业工人 , 负责大棚草莓、西红柿等蔬果种植 , 现在母子俩每月收入达到6000多元 。
兰州新区优化产业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 精准投放到户种养产业扶持资金 。 2018年 , 对2017年年底未脱贫、已脱贫但不稳定和新识别50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投入到户产业扶持资金1153万元 , 入股、配股到新区有关国有企业 。 2019年 , 按照“四个不摘”要求 , 针对2017年之前已脱贫户3020户又投入2302.05万元分档入股新区国有公司 。 并与10家龙头企业建立产业扶贫合作关系 , 引导企业运用订单、服务、劳务、租赁等多维度建设特色种养基地 , 实现扶贫产业贫困户全覆盖 。
【现代农业 富了农家】近年来 , 新区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 探索形成了以生产高附加值农产品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 建设5万亩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 , 6万亩生态种养循环园 , 打造千亩中药材育苗、智能温室花卉基地 , 10万亩特色种植基地 , 300万头生猪、50万只肉羊、万头奶牛规模的设施养殖 , 80万吨饲料生产、50万吨有机肥加工、100万只肉羊精细分割加工生产线 , 构建种养加全产业链 。 经过不懈努力 , 兰州新区产业扶贫项目已初具规模 , 累计带动新区及全国农民就业5万人以上 ,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 。 实现进城上楼、入企务工、产业富民、稳定致富 , 减贫3517户14985人 , 贫困发生率降至0.006% 。
推荐阅读
- 王琳|兰州民百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下降
- 上市公司股东|兰州民百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下降
- 甘肃经济网|西北首家铝期货交割仓库在兰州新区揭牌
- 兰州|兰州籍演员黄轩玩转动作戏
- 农村自建房别墅|兰州新增、加密40余条航线!还有一条公交线路调整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生命之花的“别样绽放”——兰大二院又一例肝移植患者康复出院
- 中国科学院|中科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 人民日报|兰州新区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现代农业富了农家
- 集团|佛慈制药:控股股东兰州佛慈医药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解除质押1000万股
- “丝路快车”加速西部游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