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双循环的核心是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循环

在任何时候 , 一个有效运转的经济体都存在着内循环和外循环 , 而当下中国的宏观政策重点强调双循环 , 有其特定的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经济转型的背景 。 一方面 , 世界范围内局部出现了逆全球化、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 , 另一方面 , 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也进入到一个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 。 在这个阶段强调双循环 , 当然有其独特的经济环境和内在的经济逻辑 , 需要深入分析 。目前经济界对于国际国内双循环 , 已经从国际背景、国内发展阶段、如何扩大内需、如何在新的国际环境下积极融入国际市场以对冲脱钩趋势等多个角度做了非常多有价值的讨论 。 无论是经济内循环还是外循环 , 其中的关键是有效率的、没有断裂的供应链基础上的循环 , 要让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循环起来 , 让它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成为产业升级的动力 , 这些才是关键 。从促进国内循环来看 , 要推动要素的市场化 , 让生产要素能够充分、自由地流动 , 这样才能够激发内循环的活力 。 只有在要素充分市场化的前提下 , 我们才能促进城市群的发展来扩大内需 , 进而支持中产阶级群体的进一步崛起 , 让城市化更为包容地覆盖更为广泛的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人群 , 提升社会总体的消费能力 , 扩大消费市场 。 这些都是建立在内部要素能够充分循环的前提下的 。 要素的市场化 , 包括劳动力如何自由流动、金融要素如何市场化定价、目前还受到部分管制的要素如何充分市场化等 。 比如金融要素的市场化在资本市场表现为注册制的落实 , 而注册制的推动对于资本市场的激活 , 对于直接融资的扩大 , 对于将金融资源在支持、激励产业创新方面的应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而这些创新则会进一步带动内循环 , 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 还有一些产业 , 目前依然受到严格的管制 , 例如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等 , 这些管制导致潜在的巨大内需无法循环起来 , 无法成为现实的经济增长动力 , 这也是有巨大改进空间的 。从外循环的情况来看 , 从全球范围观察 , 虽然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化趋势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基本上进展甚微 , 但是区域经济合作正在成为新的趋势 , 积极参与不同形式的区域合作 , 把握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新布局的趋势 , 增强供应链的弹性和抗风险的能力是关键 。 可以预计 , 世界经济体系在短期内可能无法再回到过去三四十年全球化迅速推进下的那种密切的国际经贸合作了 。 但是 , 值得关注的是 , 各种形式的区域合作非常活跃 。 在疫情冲击和贸易摩擦的冲击下 , 原来一直是中国重要经贸伙伴的欧美国家在中国的贸易结构中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 而东南亚一跃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经贸伙伴 。 这显示出区域合作趋势在疫情影响下依然在继续崛起 。 这种趋势对于中国下一步推动国际的外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从区域合作来说 , 中国应该积极参与和推动与东南亚、日韩以及欧洲的经贸合作 。 从供应链和产业链的角度看 , 中国一些产业链中对于欧美特别是美国市场有所依赖的一些供应环节 , 其中有不少是可以通过与韩国、日本的深化合作来找到特定的替代品 , 从而支持中国的产业链在经贸摩擦的冲击下依然有条件形成一个完整的供应链循环 。 当前 , 在疫情和贸易摩擦的冲击下 , 全球的供应链和产业链都在重构 , 这会使部分供应链和产业链出现断裂、重新迁移和布局 。 所以 , 当前中国的经济外循环就是要增强整个供应链的弹性和吸收风险的能力 , 弥补和修复受到冲击的供应链产业链 , 这将是全球重构产业链过程中 , 中国促进外循环的重要内容 。虽然少数国家在积极推动脱钩 , 但是从全球经济金融发展趋势来看 , 要做到完全脱钩对于各方的成本都是非常高的 。 从细分市场来看 , 一般商品贸易不太容易脱钩 , 但在科技、军事等领域 , 可能会部分脱钩 。 如果是这样 , 可能全球范围内科技的竞争 , 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的竞争 , 会成为影响内循环和外循环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 。 在内循环方面 , 科技进步能带动产业升级 , 提升消费能力和扩大内需空间 。 在外循环方面 , 科技创新则能够提升中国在整个全球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位置 。 所以在内外循环的过程中 , 积极促进科技创新将是一个大的趋势 , 这也是促进内循环和外循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此外 ,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 , 无论是经济内循环还是外循环 , 其核心要素就是要促进供应链和产业链的循环 , 促进生产要素流动 , 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 形成产业升级的动力 , 形成能够吸收外部冲击的能力 , 这才是关键 。巴曙松:双循环的核心是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循环
文章原载于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 2020年10月15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