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千年传承的闽乡茶文化
我国被称为“茶的故乡”、“茶文化的发祥地”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 , 有1000多年的历史 , 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 著名的莲花峰及其莲花茶构筑了一道独特的闽乡茶文化风景线 。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 , 茶与百姓生活 , 如此贴近 , 雅俗共赏 , 茶是一种深沉而隽永的文化 。数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文明传承 , 使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 。
以至在人类历史上 , 人们视茶为生活的享受 , 友谊的桥梁 , 文明的象征 , 精神的化身 。它的发现与应用 , 曾给世界以震惊 , 为世人所瞩目 。
福建茶文化凝聚着地理灵性 , 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 , 茶类的创制要数福建最多 , 品茶的技艺也数福建最奇 , 福建茶叶在我国茶叶发展乃至世界茶叶发展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
福建产茶文字记载 , 最早见诸于南安县丰州古镇的莲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 , 刻于376年 。这比陆羽《茶经》记载的要早300余年 。
古时丰州是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莲花峰位于镇北桃源村的西北处 , 峰高约120米 , 远在西晋即建有莲花岩寺 。
至唐 , 山腰上建有一座欧阳詹书室 。唐末诗人韩偓在此隐居时 , 曾咏诗“石崖觅芝叟 , 乡俗采茶歌”以描写当年莲花峰茶的生产情景 。
建茶、斗茶在宋元二朝蔚然成风 , 明清时期 , 茶叶创新增多 , 开创尝试乌龙茶制作工艺 , 茶叶贸易渐盛 , 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点缀了福建茶的文化底蕴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后世茶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进一步发扬光大 , 种茶、制茶、售茶、品茶、赛茶等几乎占据了茶乡人的生活内容 。
1011年 , 泉州太守高惠莲题刻“岩缝茶香” 。1506年始建“不老亭” 。亭名因北宋戴忱题刻于莲花石上的诗中有“一莲花不老 , 过尽世间春”而得 。
不老亭因全亭的梁柱、屋盖及所有的构件都是花岗石雕刻成的 , 俗称“石亭” 。自此莲花峰茶改称石亭绿茶 。
至清道光年间莲花峰下种茶更盛 , 且在南安一带渡海谋生的人较多 , 石亭绿渐成为侨乡送祝“顺风”的礼品 , 久而久之 , 华侨嗜饮 , 随后 , 石亭绿畅销南洋诸岛 , 甚至远销欧洲 。
游子思乡 , 石亭寄意 , 茶与亭与人构筑了一道独特的侨乡茶文化风景 。后世古镇焕彩 , 新楼成片 , 但山门楹联依然:
茶绿峰青 , 开放几更今古;
亭高莲傲 , 醉醒一样乾坤 。
建茶因产于建溪流域而得名 。建茶有文字记载的是在南北朝时期 , 到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开元天宝遗事》记载:“逸人王休 , 居太白山下日与僧道异人往还 , 每至冬时 , 即溪敲其冰精壶煮建茗 , 共宾客饮之 。”表明建茶历史悠久 。
唐冯贽撰的《记事珠》称“建人谓斗茶为茗战” , 说明闽人斗茶习俗始于唐 。北宋林逋在《建茶》中写道:
石碾清飞瑟瑟尘 ,
乳香烹出建溪春 。
世间绝品人难识
闲对茶经忆古人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时至宋代 , 福建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 , 开创了一代斗茶比艺的茗饮之风 , 并风靡全国 。可谓龙飞凤舞倾朝庭 , 斗茶比艺创时兴 。
北宋丁谓《咏茶》;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蔡襄撰《茶录》;宋子安撰《东溪试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熊蕃撰《宣和北苑贡茶录》……都详尽记载和研究了当时福建的栽茶、制茶、品茶技术及饮茶风习 。
据记载 , 北苑茶的宋代茶书有一半以上 , 茶诗词达千首以上 。宋代武夷茶为建茶组成的一部分 , 至1302年创立焙局 , 设置御茶园于九曲溪之四曲畔 , 每年制“龙团”五千饼 。从此 , 武夷茶大量单独入贡 , 元朝鼎盛 , 至御茶园解体长达260年之久 。
推荐阅读
- je20款古老月季。数百年唯美传承,个个经典又抗病。远胜现代月季
- 霍格沃兹的传承|盘点NBA历史上最伟大的2号球员,湖人五冠功臣赫然在列
- 霍格沃兹的传承|中国式管理之合理的激励(二)先求忠诚再求能力
- 蜜蜡|科普 “千年琥珀,万年蜜蜡 ”是真的吗?
- 染料|在中国古老广袤的大地上绽放了几千年的中国母亲花——萱草花
- 一块海鸥表的“年轻化”破圈:老字号“传承”与“创新”的新方法论
- 老字号|海鸥在得物App的“年轻化”破圈:看老字号的传承与创新
- 工艺品|两千年的一元硬币收藏价值上千,是真的吗?
- 植株|在路旁,有1种“千年健”叶片大,比车前草奇特,更是珍贵、值钱
- 结婚|千年一遇对称日 郑州市679对新人登记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