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成渝共振,“示范”先行

:原题为_新华社客户端|成渝共振,“示范”先行。
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 ,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意味着什么?
文/高国力、李智? 编辑黄琳
新华社客户端|成渝共振,“示范”先行
文章图片
成都国际铁路港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最新的国家命题 。
【新华社客户端|成渝共振,“示范”先行】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而言 ,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意味着什么?成都该如何创造“示范区”的独特价值和引领意义?
核心抓手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 , 是成都新时代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核心抓手 。
“示范区”建设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具有独特价值 。
首先 , “示范区”率先在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方面形成示范 , 有利于激发成渝地区创新驱动内生动力 。
当前 , 我国正迈向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冲刺阶段 , 成渝地区需要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 成都是西部地区科技人才资源最多、产业基础最好、创新活力最足的区域之一 。 “示范区”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强化成都创新资源集聚、转化和策源功能 , 通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 推动制度、组织、文化等全方位创新 , 助力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
其次 , “示范区”率先在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方面形成示范 , 有利于促进成渝相向发展、协同共兴 。
长期以来 , 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是成渝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 , 成都和重庆与周边腹地呈现出明显的经济落差 。 “示范区”建设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为重要引领 , 通过加快实施成都东进战略 , 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 , 进一步强化成都极核和主干功能 , 有利于助推成渝地区形成“干支联动、双核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
第三 , “示范区”率先在公园城市建设和生态价值转化方面形成示范 , 有利于成渝地区塑造大国大城绿色魅力品质形象 。
成渝地区地处长江上游 , 生态本底良好 。 “示范区”建设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 , 开辟城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径 , 通过公园城市建设和创新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 系统推动城市营城模式变革 , 构建城市绿色发展动力机制 , 有利于进一步彰显成渝地区独特生态本底和鲜明生活特质 , 共同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
第四 , “示范区”率先在内陆地区国家门户枢纽城市建设方面形成示范 , 有利于助推成渝地区共建改革开放新高地 。
成渝地区向西向南开放区位优势明显 , 承担连接国家向西开放通道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枢纽功能 。 “示范区”建设以开放理念开创城市国际化发展新境界 , 以制度型开放为引领 , 聚焦全面拓展泛欧泛亚国际门户枢纽功能 , 在建设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走在前列 , 有利于助力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
此外 , “示范区”率先在超大城市高效能治理方面形成示范 , 有利于推动共建全球向往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 交通拥堵、大气污染、房价高涨等“大城市病”愈加凸显 , 严重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 “示范区”建设吸取超大城市传统发展路径的经验教训 , 以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出发点 , 建设具有优质生活品质和独特人文魅力的城市 , 率先推行“全周期管理”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 , 有利于在突破超大城市发展困境、提高城镇化质量方面形成示范 , 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在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获得感 。
战略功能
放在成渝共振大背景下 , “示范区”建设要强化“两地两区一中心”战略功能定位 。 也就是说 , “示范区”建设要以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国家先行区、内陆地区门户枢纽和对外交往中心、彰显巴蜀文化魅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建设为引领 , 打造成为引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核心引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