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迁都北京的成因

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1424年) , 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 , 他从小就天资聪慧 , 智力过人 。 有一次 , 明太祖想表现一下自己的“文采” , 叫来长孙朱允炆对对子 。 明太祖岀的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 , 朱允炆想了半天 , 道出下联“雨打羊毛一片膻” 。明太祖听了不太高兴 , 这时 , 站在旁边的朱棣脱口对道:“日照龙鱗万点金 。 ”朱元璋一听 , 大为赞赏 , 连声夸奖朱棣对得好 , 有皇族子弟的气魄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 , 年仅11岁的朱棣被 。 封为燕王 , 驻守北平 。 朱元璋的几个儿子中 , 就数朱棣最有才学 , 最有志向 , 也最精明强干 。 看相的人早说过 , 朱棣长得一副阔脸膛、美胡须 , 身体魁伟 , 仪表堂堂 , 生就一个“天子”模样 , 皇帝非他莫属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 , 明太祖朱元璋突然“驾崩”了 。 按皇位继承的习惯 , 第一继承人是大儿子朱标 , 但朱标早已死去 , 这样长孙朱允炆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帝 , 这就是建文帝 。眼睁睁地看着侄子坐了皇位 , 朱棣心里很不是滋味 。 而刚上台的建文帝也想干掉日益坐大的燕王朱棣 。 建文元年(1399年) , 建文帝密谋逮捕燕王的消息被朱棣得到 , 朱棣乘机以“清君侧”为名发兵南下 , 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靖难之役”(靖难就是平定内乱) 。久经沙场的燕王 , 一路势如破竹 , 不到三年时间 , 燕王军队就打进应天府(南京) 。 但建文帝却一直下落不明 。朱棣明令宣旨:建文帝不幸遇难 。 1403年 , 朱棣当上了明朝皇帝 , 改年号“永乐” , 称为明成祖 。 并决定迁都 , 将他昔日驻守的北平 , 改称为北京 。明永乐四年(1406年) , 明成祖下令从河南、安徽、山东、陕西、江苏等地调集民工 , 从山西、江西、浙江采伐木材 , 从北京周围地区选派兵士烧制砖瓦 , 并将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调往北京 , 营造浩大的北京宫殿及城墙等工程 。明成祖建造北京皇城 , 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 , 进行大规模的扩建 。 皇城内除了保留元代已有建筑外 , 新建了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现称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主建筑以及为数众多的大小宫殿楼台 。 同时 , 围绕皇城 , 又开挖南海 , 堆砌景山 , 形成了南、中、北三海 。 皇宫的城墙也从天安门向南扩展到前门 。永乐十五年(1417年) , 明成祖搬到北京居住 。 三年以后 , 皇城完工 。 明朝廷正式将都城迁往北京 。探讨真正导致明成祖迁都的原因在于:第一 , 明朝初期 , 元朝贵族的残余势力仍然十分猖狂 , 他们窥视旧日的大都 , 随时有南侵的可能 。 为了粉碎旧贵族的阴谋 , 保住大明江山 , 明成祖决意穿越沙漠北上 , 彻底消灭颠覆势力 。 这一点 , 从后来他多次亲率大军围剿蒙古贵族的残余势力 , 便是佐证 。第二 , 北京原是燕王的根据地 , “龙兴之地” , 怎能忘记 , 轻易抛弃?而应天则有苟安一隅 , 不宜久留之嫌 。 至于是否有担心建文帝卷土重来的心理因素 , 那就不得而知了 。明成祖迁都北京 , 给今天的北京城 , 至少留下了三项宏大的建筑成就:故宫、明陵和长城 。


    推荐阅读